【叢林風光】叢林學院的建築 寓義深遠 與法相應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2.10.16
2992觀看次
字級
教室外牆上的大理石板,如「三慧堂」、「五福堂」等,提醒學子不忘失修道之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叢林學院院內每個設施的名稱,皆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各有其深刻意涵。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懷恩堂」是叢林學院的第一間教室,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裡的每一間教室、寮房,都有它的「法名」,雖然外頭掛有專修班、各系級的名稱可供辨識,但也有「觀照堂」、「一信堂」、「千華堂」等別名,這點和一般學校完全不同。這些「法名」皆由佛光山開山,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命名,字字都能闡述法義,與佛法相應。

大師曾說:「我希望把佛光山建設為一個理想的佛教世界,因此一開始命名就非常注意。女眾佛學院(女眾學部)是一信堂、二合堂、三慧堂到十願堂;男眾佛學院(男眾學部)的教室是用八大宗的菩薩命名,像玄奘堂、賢首堂、善導堂等。我希望一般人走進佛光山,不只看到建築的莊嚴,也能走入一個清淨的佛教世界。」

百忍千華 修萬善增福增慧

女眾學部以大悲殿為中心,東下與西下各有三間教室,東側是一信堂、三慧堂和五福堂;西側是二合堂、四恩堂與六和堂。

命名蘊含佛法及不同的意義,其中「五福堂」是指學佛要「福慧雙修」,培植五種可修行植福的恩田、敬田、德田、悲田、苦田;二樓的寮房區,有七賢堂、八聖堂、九品堂、十願堂、百忍堂、千華堂與億德堂。

大師說,一個有道念的人,遇到挫折、阻難時,能堅持百忍,因而命名「百忍堂」;「千華堂」指的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萬善堂」指戒乃萬善根本,有止惡行善的功能等等。

叢林學院一年級開設的「學佛行儀」課程,有一堂課會請所有的新生去探詢院內各碑文的意義,大家分別拿著紙筆走向每一個角落,查閱書籍後,發現每間教室的背後都有深刻的寓意。

學生竹君分享:「探尋過程中,發現佛法不僅於課堂,在人我間,也在建築中;教室的各個名稱,同時也提醒我,在這裡的學習,必須要有大眾的護持,才能成就我們今天在這裡安心求道。因此心中要有大眾,在服務中,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佛光普照 願弘揚人間淨土

所有建築物的「法名」,都蘊含著星雲大師的用心,透過外在的文字、一磚一瓦,盼能提醒青年學子不忘失修道之心,讓學子們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望文思義;走過迴廊、經過教室,感受那石刻、文字的種種提醒,承繼著過往的歷史,開展現代弘法五大洲的願景,發願成就佛光普照,同時展現星雲大師時時刻刻「心中有人」的精神,讓這裡成為人間佛教的發揚起始,同時也是弘揚教義的人間淨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