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河畔小日子》 咀嚼詩意般的 小小幸福

文/楊豫馨 |2022.10.15
2090觀看次
字級
圖/政駒實業提供

文/楊豫馨

微熱秋日,看完日本樂活派導演荻上直子最新作品《河畔小日子》,就如同啜飲一杯少冰奶茶,剛剛好的沁涼既平衡了秋燥,茶香也氤氳於感官知覺,細細品味後舒胃又暖心。

神情抑鬱不安的山田(松山研一飾)獨自來到北陸的海產加工廠工作,廠長(緒形直人飾)介紹他在一個廉價社區租屋,每天經過河畔小路往返於工廠和住處,生活算是安定下來了。

山田個性孤僻不喜歡與人來往,但隔鄰的怪大叔島田(室剛飾)卻老愛來借浴室洗澡,甚至帶點自種果蔬做伴手禮就日日來蹭飯,山田剛開始不悅而無奈,後來倒也開始習慣和島田共餐,甚至幫忙起農事。單親的房東太太(滿島光飾)個性溫和但心事重重,與女兒靠亡夫留下的房產過日子,即使以推銷墓碑為業的房客溝口(吉岡秀隆飾)父子半年付不出房租,她也不忍催繳。這個破落社區好似社會邊緣人的集合地,居民生活雖不順遂,仍然真誠關懷彼此,讓曾想放棄自我的山田逐漸卸下心防,擁抱這些沒有血緣的親人們。

愛戀感超越恐懼感

秉持一貫的細緻恬淡敘事風格,日本療癒系導演翹楚:荻上直子繼《海鷗食堂》、《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叫好叫座電影後,睽違四年將自己的同名小說搬上大銀幕,在小人物日常生活中鋪排人生難題、家庭關係,用圓融慈悲的視角去接納喜怒哀樂和疏離逃避,萃取出人際之間的理解和包容。全片生活感畫面十足,加上溫柔克制又幽默的語言,帶給觀眾專注安穩且回味無窮的觀影感受。

和前作相比,荻上直子於《河畔小日子》增加了對生死議題的探討,舉重若輕的表現方式並不會使人不快,最直接的對比就是山田與房東面對親人骨灰的態度。

山田一日忽然收到通知,必須從公家單位領回孤獨死的父親骨灰,自幼被父親遺棄的他無錢處理,只好將骨灰罈放在房內,日日面對變成一種負面的存在,隨時想到自己支離破碎的童年;生死兩相隔,山田該如何與父親和解?房東太太將亡夫樹葬,但留下些許骨頭藏在家中,當思念的情緒滿漲難以宣洩時,她會握著骨頭做親密接觸(這段表演應能讓滿島光留名影史)。對她而言,至少還能觸碰到丈夫的實質面,愛戀感已經超越了恐懼感,對觀眾來說也是如此吧。

心靈傷疤獲得撫平

《河畔小日子》當然不會忽略食物帶來的身心療癒力量!只是一碗白飯、一碟醃菜,就讓困頓過的山田體會到自立生活的滿足。而且和島田等鄰居們熟稔後,更有「飯啊,比起一個人吃,和別人一起吃會更好吃」的體悟。

這部作品集結松山研一、滿島光、室剛、緒形直人、江口德子等實力派演員攜手出演,這些角色須在表淺生活裡隱藏心頭的祕密或負荷,於內斂與張揚區間遊移,很是考驗表演火候。

山田沒有享受過家庭溫情,為求生存誤入歧途,因此抱著自卑苟活心態,直到如父兄般關懷他的廠長勸說:不要老想人生值不值得,有沒有解答,每天能夠重複工作著,就是生活本身了。

怪大叔島田則說,要享受生活裡一個一個微小的幸福,累積起來就能讓生命更豐富有趣。小人物的生活哲學踏實平凡,使山田的魯蛇人生在搬進這個社區後逐漸朝正向轉彎,糾結皺縮的心靈傷疤獲得撫平,他終於舒展眉頭,咀嚼到詩意般的小小幸福了。

這部電影去年曾在金馬影展、東京影展、釜山影展放映,頗獲好評。適逢本地新冠疫情解封,不妨走進戲院觀賞濃釅醇厚的《河畔小日子》,回甘韻味必會繚繞入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