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日本殖民:台北市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9.30 語音朗讀 10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市宮前町 台北市宮前町的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二段近錦州街口附近)北望。此段正拓寬成三線道,遠處綠色山腰上可見台灣神社,照片右為養浩堂醫院。1927年自歐洲遊學歸台的中村讓醫師,於1929年4月辭去基隆醫院院長職務,到台北借用馬偕醫院的土地,興建了養浩堂醫院,是台灣現代化精神病院的始祖,惜後燬於病患之縱火。圖左為煤礦界翹楚張聰明的住宅(台北州台北市宮前町93番地),張聰明的事業版圖,既廣且深,張家三代均為社會名人。再過來那一棟建築為日光商會。 (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剛通車的敕使街道 1930年代,敕使街道靠近明治橋部分。兩旁街屋較少,車輛和行人也不多,道路上分隔島豎立著尚未長成的行道樹,顯示道路剛修好不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宮前町往明治橋方向 1930年代,敕使街道宮前町往圓山台灣神社方向,房屋散落在街道兩旁,往郊區地帶走,愈靠近明治橋路段愈顯得空曠。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道路空曠車輛稀少的敕使街道 1930年代,台北敕使街道靠近圓山台灣神社路段,道路空曠,行人車輛稀少,這條路20年後才真正開始繁榮起來。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擴建成三線路的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 1930年代,擴建成三線道的敕使街道,此照片由御成町的「御成町市場」(今中山市場)轉角警局的塔樓上,往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一段)對街拍攝,成為頗完整的全景圖。敕使街道拓寬成三線道的同時,對街也同時改建成三層樓的店面,圖右的店面轉角為四條通(後來拓寬成長安東路)。至於整排店面後面那一大片地區,即當年台北最高級的大正町住宅區,舉目所見,由右至左,依序為四條通至十條通(今部分南京東路)。整排三層樓的店面,至今還有三間左右還在,靠近長安東路轉角,這兩三年已改建成大樓。(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日本人高級住宅區 1920年代,台北市日本人高級住宅區大正町,照片中的道路為「大正町通り」(今林森北路市民大道與南京東路間)。道路北邊盡頭,為三橋町之三板橋墓地(共同墓地,今林森公園),最遠方為大屯山系。圖正中遠處有一木製高塔,是所謂的「火の見櫓」,也就是火警瞭望塔,上頭可敲鐘示警。(台北都市發展史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往圓山士林方向的道路景觀 1930年代,敕使街道往明治橋方向,此一時期,四周只有散落的民居,尚未真正開發。由於由市中心到台灣神社是一條參拜的道路,因此在規畫上,愈靠近神社愈要避免商業聚集。這一組敕使街道三線道完工照片,充分反映出台北往圓山士林方向的城市景觀。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敕使街道拓寬工程 1930年代,台北市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二段)拓寬成三線道中,圖左有一旗桿,懸掛著美國國旗,該處即美國領事館(今光點台北)。道路遠方為圓山方向,天邊山勢自左至右依序為向天山、面天山、大屯山、小觀音山、七星山。敕使街道從美國領事館至圓山主要是住宅區,靠近圓山的路面兩旁則顯得空曠,只有一些零星的商社與小型工廠。圖正中偏右,可見一塔樓建築,為台灣灣オフセット(平版)印刷會社,位於馬偕醫院對面再往東一些。(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擴建成三線路的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1930年代,擴建成三線道的敕使街道,此照片由御成町的「御成町市場」(今中山市場)轉角警局的塔樓上,往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一段)對街拍攝,成為頗完整的全景圖。敕使街道拓寬成三線道的同時,對街也同時改建成三層樓的店面,圖右的店面轉角為四條通(後來拓寬成長安東路)。至於整排店面後面那一大片地區,即當年台北最高級的大正町住宅區,舉目所見,由右至左,依序為四條通至十條通(今部分南京東路)。整排三層樓的店面,至今還有三間左右還在,靠近長安東路轉角,這兩三年已改建成大樓。(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剛通車的敕使街道1930年代,敕使街道靠近明治橋部分。兩旁街屋較少,車輛和行人也不多,道路上分隔島豎立著尚未長成的行道樹,顯示道路剛修好不久。道路空曠車輛稀少的敕使街道1930年代,台北敕使街道靠近圓山台灣神社路段,道路空曠,行人車輛稀少,這條路20年後才真正開始繁榮起來。宮前町往明治橋方向1930年代,敕使街道宮前町往圓山台灣神社方向,房屋散落在街道兩旁,往郊區地帶走,愈靠近明治橋路段愈顯得空曠。敕使街道拓寬工程1930年代,台北市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二段)拓寬成三線道中,圖左有一旗桿,懸掛著美國國旗,該處即美國領事館(今光點台北)。道路遠方為圓山方向,天邊山勢自左至右依序為向天山、面天山、大屯山、小觀音山、七星山。敕使街道從美國領事館至圓山主要是住宅區,靠近圓山的路面兩旁則顯得空曠,只有一些零星的商社與小型工廠。圖正中偏右,可見一塔樓建築,為台灣灣オフセット(平版)印刷會社,位於馬偕醫院對面再往東一些。(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日本人高級住宅區1920年代,台北市日本人高級住宅區大正町,照片中的道路為「大正町通り」(今林森北路市民大道與南京東路間)。道路北邊盡頭,為三橋町之三板橋墓地(共同墓地,今林森公園),最遠方為大屯山系。圖正中遠處有一木製高塔,是所謂的「火の見櫓」,也就是火警瞭望塔,上頭可敲鐘示警。(台北都市發展史考證╱何之浩)台北往圓山士林方向的道路景觀1930年代,敕使街道往明治橋方向,此一時期,四周只有散落的民居,尚未真正開發。由於由市中心到台灣神社是一條參拜的道路,因此在規畫上,愈靠近神社愈要避免商業聚集。這一組敕使街道三線道完工照片,充分反映出台北往圓山士林方向的城市景觀。台北市宮前町台北市宮前町的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二段近錦州街口附近)北望。此段正拓寬成三線道,遠處綠色山腰上可見台灣神社,照片右為養浩堂醫院。1927年自歐洲遊學歸台的中村讓醫師,於1929年4月辭去基隆醫院院長職務,到台北借用馬偕醫院的土地,興建了養浩堂醫院,是台灣現代化精神病院的始祖,惜後燬於病患之縱火。圖左為煤礦界翹楚張聰明的住宅(台北州台北市宮前町93番地),張聰明的事業版圖,既廣且深,張家三代均為社會名人。再過來那一棟建築為日光商會。(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島嶼拼圖】廣場邊的鐵道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周武王 熱門新聞 01狒狒逃亡16天抓到了! 圍捕受傷急救無效2023.03.2702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上路 急診依醫院等級採定額制2023.03.2803火金姑螢光點點 閃耀全台 2023.03.3004吃毛豆補充蛋白質 中醫師、營養師都推薦2023.03.2805雕刻微笑動物 療癒心靈獲重生2023.04.0106社論--誰是晶片戰贏家2023.03.2707長頸鹿脫逃? 原是擬人雕像2023.03.2908攸關民眾荷包 4月新制一次看2023.03.3109社論--出口衰退的警訊2023.03.2810普發六千ATM管道將啟動!地圖資料今上線2023.03.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16-14 ) 日本殖民:果物【寶島踏查】石圍墻的硬頸精神【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花若盛開蝶自來(上)【走讀城鄉】兼容歷史與建築的東美院【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有星月陪伴【書藝心語】保持青春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16-14 ) 日本殖民:果物【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 16-13 ) 日本殖民:山岳【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 16-12) 日本殖民: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