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永旭高暉 王雙寬

文/王瑋名 |2022.09.28
1089觀看次
字級
王雙寬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白衣觀音顯靈圖〉。圖/王雙寬
〈龍馬飛躍萬古情〉,描繪出畫家的異想世界。圖/王雙寬
王雙寬生平最後一件完整畫作〈大富貴〉。圖/王雙寬

文/王瑋名

「高暉」是王雙寬(一九四二~二○一六)到台中開設的畫廊名稱,「永旭高暉」是表達他的畫作及精神將永遠流傳。王雙寬最為世人熟知的作品當為〈白衣觀音顯靈圖〉,幾乎在全台的廟宇贈書區皆可以遇見這件作品。除了偉大的作品外,他無師自學的創作歷程,一步一腳印達到藝術殿堂最高峰的精神,更是令人佩服!

王雙寬出生在鄭成功登陸地台南市鹿耳門,三歲喪父,全靠母親剝蚵、幫傭養家,而從小熱愛藝術的他,就以樹枝為筆、地為紙,描繪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國小畢業後,因家境關係無法繼續升學,他只好養雞、當牧童,打打零工。十三歲時,從家鄉赤腳走十餘公里到市區,又飢又渴,只為求名師教導。然而,畫師見他身穿卡其制服赤腳站在門口,不但當場拒絕並且喝斥他離開。少年王雙寬紅著眼眶走到鄰近觀音寺,向觀世音菩薩許願,立志自學摸索再求師,並將以畫觀音聖像為職志。

從此,他師造化及臨古畫,只要有存錢就買紙筆顏料。十七歲時,聽從遠房親戚之言到土庫闖蕩,十七歲就開設畫廊,幫人畫人像、畫佛像,但因一點盤纏全用於開店,只好租住號稱鬼屋的簡陋房屋。某次賣畫給一個攤販,收錢時一再被刁難,最後錢還被丟在地上,「士可殺不可辱」,他咬牙不拿錢,挺著胸膛離開!隔年,更遇上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八七水災,因為正好在重災區,店內所有畫作、畫具全部泡湯,只好回家鄉另起爐灶。

在家鄉時,他認識了隔壁開裁縫店的美麗夫人。退伍後,聽友人說美軍在台中設有空軍俱樂部,外國人熱愛藝術,宿舍多會掛畫,這一次,他決定帶著妻小及身上借來的兩千多元,離鄉背井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台中重新開始。當時,台中美軍俱樂部周圍至少有二十餘家畫廊,競爭十分激烈,加上手頭資金有限,只能租巷子裡比較便宜的店面。

除了商業畫之外,他花了很多時間與心思在水墨、油畫、膠彩、書法、瓷畫的技法探索及藝術創作。雖然從沒拿過油畫筆,也買不起油畫,就憑著天分及努力,一點一滴地自行摸索如何調色、調油,從臨摹古典油畫、巴洛克,再到印象派,接著創立畫廊,指導十位學徒,一步一腳印地成為頂尖藝廊。一路披荊斬棘,愈挫愈勇,不但大膽轉型,積極參加比賽,甚至關掉藝廊,成立了宏偉的個人博物館。聽說開設畫廊的那十七年,光〈蒙娜麗莎的微笑〉就畫了超過一百幅,怎能不令人佩服!

王雙寬家裡的東西方畫冊與畫論書籍汗牛充棟,除了不斷自修繪畫藝術與理論,亦屢獲國內外比賽大獎。

一九六○年,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時,因他餽贈了一件作品,獲得艾森豪總統贈與的銅製感謝狀,這對於一位當時才十八歲的年輕人而言,是多麼大的鼓舞!而真正的大獎,是一九七八年的台陽美展西畫銅牌獎,接著陸續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奠定他爾後在水墨、油畫等東西藝術媒材並進的方向。

三十五歲時,王雙寬在台中市立圖書館舉行第一次個展,造成轟動,歷任館長皆希望他能再回去開展。生平七十二次個展,法國沙龍入選十二次,在宗教畫及藝術上的貢獻和成就,為台灣藝壇留下精采的一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