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昨天公布第3屆「友善動物傑出村里長獎」5名獲獎者;這一屆從只關注動物本身的單一問題,進而連帶以環境面來思考,其中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里長林宥岑復育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白魚,林務局擬專案協助,評估是否納入「生態薪水」物種。
動督盟祕書長何宗勳說,林宥岑投入台灣白魚復育長達10幾年,不僅制定環境公約、成立巡守隊,也定期檢查水質,為白魚設置避難池,鼓勵農民使用友善無毒或減藥農法耕作,當地原本剩下100多條,現在已達4000多條,帶動當地經濟提升。
上述案例是否會納入2021年起正式推動的「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生態薪水)」保育物種?林務局說,正在調查當地居民擴大參與的意願,預計明年先以專案方式協助社區執行台灣白魚復育,若以水田棲地的方式評估補助經費,一年可領約新台幣14萬元。
動督盟理事長王唯志說,本屆特色是新增保護物種台灣白魚及陸蟹,創造了對野生動物保育更容易落實的機會,以及兼顧動物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育。
另一名獲獎者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村長楊秀蘭,透過公私協力成立巡守隊保護陸蟹,推動募集寄居蟹的殼、種植林投樹營造竹節蟲的棲地空間、栽種蝴蝶食草吸引蝴蝶遷入,為當地每年吸引百萬旅客,吸引青年返鄉。
高雄市旗山區三協里里長劉文寶,則是返鄉投入反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運動,成功後發現當地有豐富的生態,包含穿山甲、食蟹獴等,於是組織巡守隊救援、阻止盜獵、防止路殺並設置生態廊道,爭取成為國家自然公園之中。另外,還有桃園市龜山區文青里里長簡僑亨、台中市太平區光隆里里長張雅芳獲獎;動督盟指出,10月4日世界動物日當天,將在立法院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