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蔡雅惠 劉著月
文/蔡雅惠 劉著月
朋友李玉功從獄中出來時已六十多歲了,最愛的母親也走了。
他就讀海軍士校時,畢業前三個月堅持不讀了,母親得知後,連夜搭平快火車到左營,清晨來到營區,辦理離校手續,帶錢賠公費,一手牽著十一歲的小妹,一手拉著他,揹著重重的行李,沒有責備的默默一起回家。
每年生日,母親都會從梨山下山,來會客室為他慶生,並且帶上早產的稚子,享受須臾天倫歡樂。那天他一早就一直在靜靜等待,哪兒也不敢亂跑,唯恐錯失了與母親的會面時間,等到太陽下山,鐵門鐵窗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最後影子消失不見。
過兩天,接到返家奔喪的通知,才知道母親在他生日的晚上往生,見母親最後一面時是冰冷臉龐。但是,腦海中播放著母親最深的期望,她始終靜靜的等待,等待他能過著平淡安穩的生活,就好!
離開監獄後,他痛改前非,迷上了傳統砂壺,翻遍關於砂壺的資料和圖鑑。嘗試了無數次的失敗,還是堅持製做壺的技藝。
因為不放棄,所以有人想幫他圓夢。目前他在弟弟家製做茶壺,風吹日晒,外加一大群蚊子陪伴。有時候一個月賣不出去一支壺,捉襟見肘的日子只吃一個便當,清貧得甘之如飴,偶爾賣出一支壺,他會莫名的高興好多天。
在疫情嚴峻期間,都是半年做壺,半年賣水果。但他心中秉持著母親的期望和自己的毅力,感動一些人來幫忙,讓他能夠繼續走在對的路上。
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將他努力多年的「壺」藝,免費無私的傳授。他想:哪天若走了,能有人像他一樣愛著泥土,天天和泥土談情說愛,做出一支支人間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