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柚見明月光

文/林念慈 |2022.09.05
1203觀看次
字級
南宋朱熹甚喜柚子,稱之為「南國嘉樹」。 柚子的小小白花,芬芳醉人。圖/CH
南宋朱熹甚喜柚子,稱之為「南國嘉樹」。 柚子的小小白花,芬芳醉人。圖/CH

文/林念慈

誰的中秋沒有一頂柚皮帽呢?切除柚頂,順著柚身畫五刀,記得別切斷底部,順勢剝開果皮,柚子帽就大功告成啦!那清冽的氣味兒,聞起來就像月光,可不是?每片黃水晶似的柚瓣都是一彎弦月,合起來便是圓滿。

因此,秋夕才少不了柚香嗎?

也或許是白露將至,鴻雁來,玄鳥歸,而那只胖乎乎的「柚子」,讓父母想起了出外的「遊子」,於是懇盼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力量,庇佑子孫;無怪乎上回返家,看見玄關處擺著兩顆飽滿的柚子,油亮如光明燈,原是為我舉燭指引。此外,「柚」和「有」同音,佳節時分,在神前供奉一盤大柚,期許來年「大有」,財源廣進;我倒看見「有」字裡藏了片月色,人人可以欣賞,但誰也不需占有,有無之間,並不是差了月亮,而是一顆坦然、知足的心。

這並不容易,人總會渴望些什麼,即使觸摸不到也心生嚮往。瀟灑如李白,落拓時,也會看見橘林、柚林掩映在淒迷的炊煙中,而梧桐顯得那樣衰老,其實蒼茫的是自己,從來無關秋色。老家與柚子園相鄰,有時獨行其中,確實沒有半分聲響,只有自己的腳步聲,每一步都是往事與前程;但忽然就被柚花的氣味所驚動了,小小白花,卻無比芬芳,我下意識循著花香走,似乎也忘了在煩惱什麼。

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年少時拜「延平先生」李侗為師,恩師器重,不但親授「伊洛之學」及《易經》,還安排他住在幽靜的西林院;院中滿植柚樹,朱熹在春日品柚花之醉人,秋天饗柚果之甘美,曾歌詠柚子花:「春融百卉茂,素榮敷綠枝。」還稱柚子樹為「南國嘉樹」。因為朱熹太喜歡柚子,此後為人講學時,必定佩戴一串鮮嫩柚葉,渾身散發清香;朱夫子不僅會治學,也善烹飪,還以柚瓤入菜,名曰「什錦」,足見他對柚子的「寵愛」。我想,青綠的柚子,可能也是一段靜好的青春吧!

青春很好,不過柚子得是「老欉」才行,超過十年以後的果樹,根系與枝葉減少,所有的養分都會進入果實當中,可說是愈老愈甘美;黃庭堅〈送劉道純〉:「老身風波諳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不知世味究竟是哪一味,想來不甜,還透出點酸,但老身已走過了這麼長的路,哪怕風霜,在嘴裡也成了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