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攀足固腎腰。圖/吳建東中醫師
調理脾胃需單舉。圖/吳建東中醫師
文/吳建東中醫師
長壽,是自古以來每個人的願望,但您知道一個人的壽命極限是幾年嗎?說法眾多紛紜,就現代醫學DNA端粒學說的推斷,人的壽命最長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就如同《尚書》中提到「上壽百二十歲」,我們平常在祝壽時,也都會說祝您吃百二。中西古今醫學似乎都給人的壽命訂下一個數字,一百二十歲,在無痛無病時,您應該活到的歲數,我們也稱之為「天年」。
說到養生,其實是大家都知道的老生常談,然而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就是因為流傳太久了,太平常了,大家卻視而不見。《黃帝內經》裡面有一段話,一直是中醫養生的標竿,也就是出現在上古天真論裡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邊提到了五點養生準則,分別是效法天地自然萬物,適當的使用養生法則,食物飲料要有節律,生活作息要有常規,並且不過度勞累身體,就這五點,很簡單,習以為常,就能活到天年。
我們雖然常常看到百來歲人瑞的消息,但是真正活到那麼長壽的少之又少。會影響人生壽命的因素很多,就中醫的觀點來說,要素有三點。第一點是腎氣是否充足,腎氣屬於先天之氣,由父母親給予,出生時就與生俱來。這個腎氣,主管了人體的生長發育,臟腑的氣血虛實,何時生病,何時壽終,也都依賴腎氣的表現,接近現代醫學基因的概念。調養腎氣的中藥,常見的有地黃、山藥、胡桃等等。
然而,人體並非命定論,有許多後天因素會影響人的壽命,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飲食,也就是中醫說的脾胃之氣。脾胃之氣屬於後天之氣,因此可以靠後天的調養來改變。所謂人如其食的道理,其中包括飲食的品項、性質、數量、時間、頻率等等,而藥物或藥膳也是養脾胃之氣的重點,食物與藥物的四氣五味,也正好是中醫內科的強項。調理脾胃的中藥,常見的有黃耆、茯苓、白朮等等。
最後一點就是氣血的循環,身體每個細胞都要養分與水,而每個細胞都會產生需要排除的代謝產物,只要有某部位循環不良,細胞就容易老化變質。血循環不良就會產生血瘀,水代謝不良就會產生痰溼,這兩者都是身體上常見的病理產物,也容易因這兩者而產生疾病,因此確保循環良好,是養生抗衰老的一大要務。避免久坐,多運動,則是促進循環最好的方法,這邊介紹兩個健身法,可以促進氣血循環,還可分別調理脾胃及腰腎,分別是八段錦第三式:調理脾胃需單舉,以及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