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女香 展現燦爛新女力

文/陳清貴 |2022.08.13
10200觀看次
字級
曾女香(中)最親愛的家人,左為先生李清池,右為寶貝女兒李盈璇。圖/陳清貴
曾女香(左1)參與今年初在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演出的《才子樂互動》戲劇。圖/陳清貴
曾女香(右)在新住民中心活動中,教導其他新住民家庭包越南粽。圖/陳清貴
曾女香(中)在新莊社大擔任越南美食講師。圖/陳清貴
曾女香(中)參加完婆婆人生畢業典禮,才穿上學士服在田間拍照。旁為先生和女兒。圖/曾女香提供
圖/陳清貴
曾女香集老師、義工、通譯、電台主持人於一身。圖/陳清貴

文/陳清貴

今年65歲的曾女香,1957年誕生於南越西邊近柬埔寨的龍平市,當地盛產稻米,有「米倉」之稱。

先祖在廣東製鳳凰茶

曾女香上有3個姊姊,下有弟、妹各一,父母從事果蔬、糖果進口,常從台灣進口鳳梨、荔枝、蘆筍罐頭,也從日本進口水果糖、歐美進口其他物資……堪稱是一個小康幸福的家庭。

曾女香的祖先來自大陸廣東潮州鳳凰山桂蘭居。祖父、叔公靠種茶為生,所製成的茶名為「鳳凰茶」,據說是毛澤東的最愛之一,但因逃避戰亂,避難到越南的朱篤市,所有財產一夕全空,只好在異鄉從頭開始打拼。

兒時記憶全在躲空襲

也因此,父母從小教育曾女香姊弟不能忘本,一定要學華文。1954年,南北越分立,整整內戰了21年,而龍平正好是南北越必爭之地,不斷相互攻掠占領之下,讓出生於戰亂中的曾女香,兒時記憶一直揮不去戰爭陰影……

看多了戰爭的殘酷和生死離別,曾女香一心想當醫生,希望可以拯救在戰火中失去手腳的同胞,但父親說:「你那麼感性的人,如果有病人在你眼前過世,你如何自處?」一句話打消她想從事醫護的念頭,決定改讀漢喃專科學校中文系。

全家人被迫分隔兩地

1975年越南赤化,曾女香的父母於4年後,經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協助,和弟弟輾轉移居到瑞典,曾女香與大妹則因超過20歲,不被移民國接受,只得留在越南,一家人被迫分隔兩地。

曾女香不向命運低頭,繼續經營父母留下的布行。1987年,蘇聯解體後,越南開始走改革開放路線,歡迎外資到越南投資,而第一個到越南投資的,便是台商。

由於曾女香有中文系背景,受邀到朱篤華文學校任教達11年。除了在學校教書,她還在家裡開設幼兒園,心想就這樣奉獻教育、培育人才,不婚不生,終其一生。

親弟關心老姊婚姻事

1991年,越南大力號召旅外越僑返國探親或投資,曾女香的父母也從瑞典返回越南探視,甚至在隔年回到離開50年的大陸祖籍潮州探望。「當父親再度跨入桂蘭居時,忍不住嚎啕大哭,那是父親生前唯一的一次哭泣……」

曾女香的弟弟關心姊姊婚事無著,有意幫她介紹在瑞典開設餐廳認識的台籍大廚之弟,當時曾女香熱衷教育,心高氣傲,壓根兒沒想要婚嫁交友。而對方一聽是「受人敬重的老師」,也認為她「眼睛一定長在頭頂上」,敬謝不敏。

孰料姻緣天注定,這條紅線繞了半個地球,最後還是連在了一起。

千里姻緣終牽線成功

話說曾女香的弟弟返回瑞典,幾年後因餐廳要頂讓,又與這位大廚友人會面,提及各有弟、姊尚未婚嫁,便決定再度撮合兩人。

但這回,女香的弟弟學聰明了,只打電話跟姊姊說「有2位摯友要從台灣到胡志明市玩,希望懂華語的四姊能去接機,陪同導覽越南風光……」就這樣,曾女香和另一半李清池終於相識了。

1998年,有情人終成眷屬,40歲的曾女香出嫁了,在朱篤市席開60桌宴請女方親友。婚後,曾女香隨先生住在台灣宜蘭老家,婆婆手把手教她自製豆腐乳、釀醬油,慢慢融入當地的生活。

為求傳宗接代試偏方

娘家媽媽從越南來看她,因潮州話和台語有40%相似度,兩親家10句話各自聽懂5句,剩下的5句再由女兒(媳婦)翻譯,溝通順暢且水乳交融,媽媽也終於放心女兒嫁了好人家。

稍有遺憾的是,婆家一直急著抱孫子,曾女香的肚皮卻一點動靜也沒,婆婆便依照當地習俗,先請神明「換花叢」;仍無好消息之餘,接著又採行親友建議,進行「換肚子」的民俗儀式,希望誠心能感動神明賜予子女。

6度人工受孕終成功

事實上,受過高等教育的曾女香,深知這些習俗沒有科學依據,卻不忍拂逆婆婆的心意,完全配合之餘,還認為是一個難得的人生經驗。但另一方面,她和先生同步在醫院進行人工受孕,終於在2002年第6次受孕成功,迎來一個白胖女娃,取名為「李盈璇」。那年,曾女香43歲。

隨著女兒出世、就讀幼稚園,曾女香和老公決定移居新北市新莊區居住。一落戶籍,馬上接到區公所的通知,「新住民關懷站將於端午節舉辦包粽子活動,讓所有新住民姐妹齊聚一堂,各自展現家鄉的特色粽子,以解思鄉情愁」,自此,為曾女香揭開一頁新生活。

為婆婆告別式辭畢典

曾女香不僅活躍於新住民各種活動,也開始到夜補校念書,取得台灣高中同等學歷後,報考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法律系,展開了邊照顧女兒邊求學的生活模式。

辛苦就讀多年,畢業典禮當天,卻碰到婆婆往生出殯的日子,她選擇為人媳婦的角色,放棄畢業典禮,趕回宜蘭參加婆婆的家祭和告別式。出殯完,在田野間穿戴學士服,留下難忘的畢業照。

以特長服務南洋姐妹

除了不斷學習、追求新知外,曾女香也參與許多通譯培訓,並到新住民中心、醫院、移民署、新移民會館……等機構擔任通譯和義工,協助解決南洋姐妹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擾,甚至擔任南洋台灣姐妹會的理事和講師。

曾女香更憑過人的越式料理技巧,在新莊社大擔任越南語和美食講師,成為學生心目中最棒的美食老師。曾女香還受邀在電台主持廣播節目,為新住民發聲,並擔任台越語主播,傳遞生活資訊。

大學畢業後,曾女香繼續報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究所,取得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未來希望能發揮所長,為台灣社會做更多貢獻。

(本文摘自《燦爛新女力》一書,新北市社會局出版)



藉觀光真相親 有緣來相會

曾女香回憶,和另一半相識當天,正好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餐廳裡有小朋友在兜售玫瑰花,曾女香的姊夫慫恿李清池去買了10朵玫瑰花送她,讓曾女香忍不住對李清池多看了兩眼。

飯後,對方說想到鄉下看看,喜歡復古懷舊風,她信以為真,就帶兩兄弟搭當地客運返鄉,沿途顛簸了8小時才回到朱篤市。李清池新做的一條西裝褲,被快解體的老爺車鐵條戳破一個洞,但他哼都不敢哼。

翌日,曾女香繼續回到學校上課。李氏兄弟卻藉機跑到華文學校參觀,還捐給學校100美金,而這所學校的校長正是曾女香的大姊,因此家人對兩兄弟的印象頗有好感,也頻敲邊鼓,努力撮合她和李清池的婚事。

兩兄弟幾天後各自回到瑞典和台灣。此後,李清池常寄宜蘭老家的名產蜜餞給她,她沒特別愛吃,拿到學校分享給同事和學生。半年後,李清池隻身到越南找她,這回精心準備了一份化妝品禮盒,內含口紅和她最愛的香水,她覺得這人有心,也因此慢慢敞開心懷接納,成就美好姻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