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現!竹市香山溼地5公頃泥灘地一天見8隻稚鱟 |2022.08.07 語音朗讀 20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竹市府與海洋保育署近日在香山溼地辦理三棘鱟野外族群調查訓練,結果意外發現8隻稚鱟。圖/市府提供 【本報新竹訊】鱟從4億8千萬年前生存至今有活化石之稱,但受人為捕捉、棲地破壞與海洋環境變遷等影響,數量已逐漸減少。新竹市府與海洋保育署近日在香山溼地辦理三棘鱟野外族群調查訓練,邀請專家楊明哲博士講解鱟,並帶保育志工及學員進行野外調查實習,結果發現8隻稚鱟,創下香山溼地記錄到最多稚鱟的一天。楊明哲說,全世界現存4種鱟,台灣可見的中華鱟,又名三棘鱟,於2019年列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台灣除離島金門和澎湖較易發現稚鱟,生活在本島的三棘鱟稚鱟幾乎絕跡,只在新竹香山、嘉義布袋和台南有極為稀少的稚鱟。香山溼地外海發現巨大三棘鱟頭胸甲直徑39公分。圖/金吉利定置漁場漁撈長陳聖傑提供楊明哲表示,這次發現的雉鱟推測可能是5年前孵化,發現的泥攤地也比去年8月明顯沙化,當時走在泥灘地會陷到小腿肚,今年只到腳踝,已經跟早期鱟棲地非常接近,可能與2016年竹市大面積移除人工栽植紅樹林有關。發現稚鱟區域有豐富的海草甘藻及底棲生物,都是雉鱟的食物,也可能因此成為稚鱟喜愛的棲地。另外,漁民在溼地外海發現的成鱟,頭胸甲直徑達39公分,是體型很大的母三棘鱟,也是非常稀少會多蛻一次殼的成鱟。金吉利定置漁場漁撈長陳聖傑指出,位於香山溼地外海的定置漁場近年發現三棘鱟、瑞氏海豚、豆腐鯊、綠蠵龜、中華白海豚等保育類光顧,雖然造成野放保育類額外負擔及漁獲損失,但是能夠參與海洋生態保育物種紀錄,也是金吉利的使命,漁場會持續為保育海洋生態付出心力。圖/市府提供產發處表示,成鱟生活在20至30公尺深的沿海地區,每年6至9月繁殖季節會成對爬到潮間帶高潮線附近的沙地產卵,孵化後的稚鱟以泥灘上藻類、細小生物或碎屑為食,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外海生活,顯然香山溼地泥灘地已經成為海洋生物的孕育場。市府呼籲,民眾勿任意進入溼地潮間帶,避免踩踏誤傷稚鱟與溼地生物,依據溼地保育法破壞棲地可罰30至150萬元。 前一篇文章 「會走路的沙魚」爬上海灘!專家驚呼:第一次見到 下一篇文章 壽山動物園過父親節 動物爸比也有鐵漢柔情 熱門新聞 01中職/陳俊秀轉隊機會高 劉時豪問價球隊更多2023.12.0102棒球/要中華隊有膽識 辜仲諒:輸韓2次該討回來2023.12.0203MLB/有望畢業即旅外 柯敬賢身價至少50萬美元2023.11.2904黴漿菌來勢洶洶 重點整理一次看2023.11.2805中職/桃猿昔日連霸主力 3人未列入60人名單2023.11.3006中職/王躍霖為龍貢獻大 不捨被雄鷹選走2023.11.2807中職/林華韋坦言難取捨 郭俊麟:我會繼續努力2023.11.2808日職/效力西武獅8年 吳念庭宣布離隊2023.12.0109「沙發馬鈴薯」當心長骨刺 腰臀軟Q操可解痛2023.11.2810【佛陀成道】釋迦牟尼佛降魔變2023.12.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環境部發表首次自願檢視報告 3指標尚待努力盼延續好生態 大窠坑溪二期改善工程將開工向海致敬 全台海岸有人管海廢垃圾減六成廢棄石棉處理 環境部修法制訂規範動物當聰明用路人 太平山黃喉貂、山羌走脫困道避車丹大保護區尊重部落意見 劃設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