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野樹蓪草的輝煌時代 ──台灣草紙走上國際的故事 文/王文靜 |2022.07.06 語音朗讀 8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手繪蓪草 圖/網路埃及莎草紙影響數千年古文明 圖/網路手繪蓪草 圖/網路 文/王文靜 站在後院,ㄟ,山坡有幾株外觀似一株株木瓜樹的植物,碩大的葉片如張開的巴掌,當開出淡黃色碎花時,很難不被吸引。起初納悶,荒野山坡怎冒出不像雜樹的雜樹,總覺得應該不是一般野樹。但滿山雜樹,密密叢叢,也很難探究出所以然。初夏,跟著植物學家到新北市烏來,南勢溪上游的福山部落,那裡彷彿是「蕨類王國」,在山徑間驚見後院的那「雜樹」,始知,它叫「蓪草」。名字有草,但其實是一株有歷史的樹,是第一個發表於世界的台灣植物。蓪草的髓心能削成紙,潔白透亮,不同於一般植物纖維製成的紙。這造就它不同於其他樹的傳奇身世。十九世紀,流行於英國的「米紙」(rice paper),人們用它來書寫、繪畫。然而,細緻的「米紙」究竟是來自何種植物? 白米做的嗎?歐洲研究學者摸不著頭緒,有很多揣測。中國與台灣港口被迫開放通商,英國的商人與官員來了,這些官員不乏植物採集專家。英國駐中國領事館將一些植物標本寄回英國皇家植物園,一連串證據指向「米紙」來自台灣的原生植物。這些證據除了標本,還包括米紙製作過程的系列圖畫。圖中的蓪草髓心,有如一個人高的巨大白蔥。一八五二年,皇家植物園邱園園長威廉胡克(Sir William Hooker)在《Journal of Botany》植物學期刊,讓蓪草站上世界舞台,成為台灣第一個依照分類學命名的植物──Tetrapanax papyrifer。這段故事發生在百年前的船運時代,那時,蓪草從台灣到英國的第一趟旅行很不順利,抵達英國時死了。園長胡克不放棄,三年後,蓪草終於活生生地被運到英國皇家植物園,並於年底開花,這讓研究觀察能就近在歐洲持續進行。再一年後,德國植物學家卡爾‧科赫(Karl Koch),發表蓪草為「通脫木」新屬,蓪草的學名因此冠上Hooker與Koch兩人。 在手工年代,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植物轉身為承載文字的紙。發生在埃及,是如蘆葦般的水生植物莎草,對古埃及文明貢獻卓著;發生在緬甸與印度的是特殊品種的棕櫚葉,用來謄寫經文;發生在台灣,便是蓪草,結合水彩畫外銷歐洲,成為一時中國畫派的「蓪草畫」。因為有被削成薄薄一片成紙的經濟價值(好似削蘋果皮般,一般削出的大小約女人的手掌,厲害的,還能展出一倍長),蓪草不再是野樹,十九世紀初蓪草紙開始從台灣輸出,從亞洲到歐洲。不但被英國人喜歡,也走入日本皇室,於是日治時期政府有系統地獎勵種植,從台北到花蓮的原住民墾區,而成為炙手可熱的經濟作物。躍上國際,蓪草脫離邊緣地位,雜樹神奇翻身。不過,隨著機器生產紙的普及化,難敵時代,一九九三年,最後一家蓪草紙廠撤出台灣,蓪草就此沒入山林,回歸野樹身分。就像曾經紅極一時的大明星,舞台的鎂光燈改打他處,蓪草不再被世人注意。失去璀璨,但回到初始,在大地隨意自由,得失之間,誰說這不是另一種美好風景。 前一篇文章 【7-8月主題徵文】父親 下一篇文章 【永久散步】小遠足 熱門新聞 01影/百年銅鏡折射光 顯現阿彌陀佛2022.08.0302裴洛西訪台全球關注 重點整理看這裡2022.08.0203如何報答父恩? 佛陀如是說2022.08.0704U12世界杯/中華隊首轟出爐 4局扣倒多明尼加2022.08.0405U12世界杯/雨後再戰仍夠力 中華隊獲季軍2022.08.0706U12世界杯/陳瑞鑫再轟仍不敵美國 中華隊無緣衛冕2022.08.0507七夕2.0讓愛昇華 千萬不要愛錯了!2022.08.0308U12世界杯/中華隊逆轉南韓 拿到季軍戰門票2022.08.0609U12世界杯/敲出首轟好開心 陳瑞鑫坐等隊友請飲料2022.08.0410【延伸閱讀】看心2022.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父親節專輯】 〈給父親的信〉【節氣24帖 五苓一年】 立秋.鳳凰.台灣樓【浮世畫框】合境平安【生活筆記】 諦聽自然【父親節專輯】 林之晨:父親是「我要更好」的標竿【貓眼看人生】做一隻貓皇帝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野山的大戲院── 歌舞昇平的年代【王文靜看世界】極地大撤退 一.二億隻企鵝離開故鄉【王文靜看世界】如果,此生去不了月球 肯定要去南極【王文靜看世界】我在最大黑金村莊──菁桐 那個家族的荒山造鎮【王文靜看世界】 四只鑽戒的背後【王文靜看世界】 深山裡的貴族藝術──一件珠繡嫁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