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為推動智慧農業,積極開發關渡平原,希望成為都市農業新標竿。圖/台北市產發局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為推動智慧農業,積極開發關渡平原,今發文指出,目標是建置食農教育示範基地,成為都市農業新標竿。
產發局表示,台北市的農業隨都市發展變遷,為「都市型農業型態」,與傳統農業生產縣市迥異,因此發展主軸在提供多元系統服務功能,而關渡平原對台北都會區有著極重要的意義,除了生產糧食,農地也具有調節氣候、防洪減災、保水淨水等功能,並兼具遊憩觀光、食農教育及療育服務。
當前產發局推動將科技導入農業,建立「食農教育示範基地」,期盼提升農業永續價值。自去年推動智慧農業計畫、輔導設置七星農業推廣中心,並導入智慧農業控制系統及設備後,有了智慧滴灌、光度感測、溫度或溼度監測、遠端遙控等,整合遠端裝置即時監控生產環境,由溫室栽培高經濟價值作物,降低管理與勞動人力的效益。
未來將以持續設置「有機食農示範基地」為目標,由於關渡平原過去被定位為「農業區」,限制大規模開發,因此關渡農業轉型必須串聯智慧型農業,推廣有機,讓在地農業耕作型態朝向健康的發展。
七星農業推廣中心即關渡食農教育基地所在地,主要辦理農民觀摩及提供學生、親子及銀髮族體驗在地食農活動,「民眾可近距離接觸農業,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進一步與在地農業深入互動」,以強化民眾對在地農業的認同,也減少碳足跡。
另規畫了休閒性農遊體驗,如割稻、碾米、稻草人製作及稻穗浮油花等活動,認識台灣水稻文化的豐富底蘊,以及農田的輕旅遊、自行車暢遊和市集。
產發局還說,關渡目前須把稻米南送處理,未來將研議設置小型碾米系統,提升農產品價值,並與學術研究機構改良稻米品種,並實踐都會農業在地產銷與作物多元化,讓台北成為都市農業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