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腎臟醫學會與台灣阿斯特捷利康於今簽署「2025腎力倍增ACT on CKD」MOU,目標達到2025年早期腎臟病照護涵蓋率倍增。 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每八名20歲以上成人,即有一名發生腎病變,慢性腎臟病不僅是全球關鍵議題,更是台灣長久以來的重要社會經濟問題。醫師強調,若能幫助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避免或延緩腎功能惡化。
台灣腎臟醫學會致力慢性腎臟病防治推廣20年,本次攜手深耕腎臟病及心血管代謝治療領域的國際藥廠台灣阿斯特捷利康,於今(30)日簽署「2025腎力倍增 ACT on CKD」合作備忘錄,由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國家衛生研究院、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與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共同見證,目標達到2025年早期腎臟病照護涵蓋率倍增,讓台灣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更上一層樓。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近12%,卻有超過9成患者罹病不自知。初期腎臟病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病人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無法及早發現腎病變、導致腎功能無法恢復。
三高加一高 留意高腎壓
黃尚志提醒,特別是三高族群更容易併發腎病變,大眾普遍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的認知不足,對三高警覺性強,卻不知須特別留意第四高「高腎壓」,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控制「高腎壓」,才能從源頭做起,延緩腎功能惡化。
記者會現場邀請衛福部健保署、國家衛生研究院、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共同見證,讓台灣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更上一層樓。圖/記者陳玲芳
黃尚志強調,隨著台灣腎病防治之布局,初期腎病之早期篩檢與照護,成為腎臟病防治藍圖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他呼籲產官學多方合作,共同賦能基層與醫護、傳遞早期腎病防治的使命;更要賦能高風險族群與腎病病友,共同關注與規畫自身的腎臟健康。「2025早期腎臟病防治目標,需要結合各界夥伴齊心協力,才有機會實現!」
台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Claudio Longo說,台灣腎臟醫學會在慢性腎臟病防治,扮演極重要角色,是該領域中具有權威地位的合作單位;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很榮幸能與學會簽訂合作,共同推動政府一直提倡的腎臟病「早篩早治」,希望能為全國民眾,提供更完善的早期照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