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再祥 緬甸愛民學校 山區傳愛 文/酉方 |2022.06.25 語音朗讀 29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語珊(左)、張順紫(右)集結台灣善緣傳愛到緬甸「愛民之家」。圖/張順紫提供愛民學校在台灣防盲基金會協助下改善照明設備。圖/張順紫提供愛民之家創辦人張再祥校長(左)及夫人李文蘭女士(右)。圖/張順紫提供整建過後的愛民學校,校舍不再破舊滴水。圖/張順紫提供在設備嶄新的愛民學校讀書,師生都心懷感謝。圖/張順紫提供愛民之家的孩子們下田種地,體會收穫的喜悅。圖/張順紫提供過去的老舊校舍裡,師生均在克難中學習。圖/張順紫提供愛民學校的孩子們在簡陋的校舍中快樂學習。圖/張順紫提供 文/酉方 祖代就從中國雲南遷居至緬甸的張再祥,原本在滇緬公路緬甸這端起點的臘戌一帶經營一家藥房,加上家中有幾分莊稼地,每年生產的農產品可以銷往雲南換取現金,家境算是小康,孩子也都順利讀到高中。女兒從小充滿教育夢張再祥的女兒張順紫,從小對教育充滿熱情,高中畢業就到當地幼兒園任教,積極實踐心中的教育目標和理想。「臘戌有4所高中,也有不少國中和國小,但師資十分缺乏,所以一般都是高中畢業生教國中,國中畢業生教小學,所以我算是少數的異類吧……」可惜徒有理想不足以支撐起夢想,張順紫初出茅廬即備感挫折,教學過程一直卡關,沒辦法如魚得水,她自覺似乎沒辦法把幼兒帶好教好,擔心成為「不負責任的老師」,於是決定到台灣的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深造……接受正統的師培訓練以緬甸僑生身分來台就學的張順紫,母語是緬甸語和雲南當地的語言,平日也在華語學校學習正統中文,高中畢業以前使用的教材,都是台灣教育部提供的教材,所以在同時能說多種語言之餘,對台灣更有多一分的認同和熟悉。來台接受系統性師資培育課程,讓張順紫有了完整的理論架構,但她不以此為滿足,受疫情影響返家不易,及自我期許想更上一層樓,今年大學畢業後張順紫還想繼續深造,多充實班級經營等實務經驗。「我想成為很棒的老師,將來回緬甸能幫助更多的孩子……」混亂政情下無辜兒童雖然來台後多年無法回家,但張順紫對故鄉的事一直很關切。事實上,張順紫來台求學不久後,緬甸發生了軍事政變,軍政府不准百姓經營商店,爸爸的藥房被迫關門,農產品也不准『外銷』,家中生計雖然一時還沒受到影響,但附近村落的一般百姓卻馬上陷入困境…… 當地有不少家庭,父母在舉家逃離的過程中死亡,留下無辜無助的孩子;緬北金三角一帶毒品氾濫,不少人為了賺快錢販毒運毒,最後染上毒癮導致妻離子散。「看到爸爸腦子受傷、媽媽不知去向,孩子只能由年邁的祖父母,有一餐沒一餐的散養著,我爸爸於心不忍,決定創辦一所『愛民之家』孤兒院。」孤兒能擁有幸福童年張再祥的「愛民之家」很快就收留了30多個乏人照顧的孩子,平日白天,張再祥帶著這群孩子在田間工作,靠莊稼所得自給自足,中間還會安排一些學習及唱跳活動,讓孩子勞逸均衡、手腦並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孤兒院食指浩繁,自己種地其實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所幸周邊鄰人都很熱心,不時會送肉送菜送水果給孩子們吃,爸爸的好友也會資助部分費用……」看到「愛民之家」孩子們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附近村落的人好羨慕,於是推派村長和張再祥商量,希望部分課程也能開放給其他孩子們共享。華緬語教學廣受歡迎 3年多前,「愛民(華文)學校」正式成立,由於沒有充裕的經費,張再祥用泥巴和瓦片蓋了一個簡陋的校舍,而且採取錯開緬甸學校作息的方式(早上5:00~7:40;下午4:00~6:00)上課,並用華語和緬語混合進行教學,最多時,包括孤兒院和鄰近村落的孩子,有超過100個孩子就讀。「當地少數民族德昂族、景頗族,完全沒有華語基礎,但大人都知道:孩子只要學會華語,將來就業和前途都很占優勢,因此都很鼓勵孩子就讀。」遠在台灣求學的張順紫,心疼爸爸四處奔走學校的師資、設備、經費……很想勸爸爸不要再那麼辛苦的做下去了。 引進資源改善大環境 但看到孩子們在雨季期間,仍願意每天兩趟、每趟走半小時山路來學校上課;沒有紙筆就在沙地上練習寫字;早上5:00~6:00摸黑點蠟燭,認真學習不喊苦……張順紫雖然人在台灣,卻決定全力支持爸爸繼續把學校辦下去。所幸「愛民學校」的窘境,意外被支持緬甸華文教育的林語珊團長獲悉,決定在台灣發動捐款贊助學校,找到多位願意長期認養當地孤兒的台灣善心人士,並引進資源逐步改善學校教學環境,讓當地孩子可以在比較理想的環境中,快樂精進學習。林語珊 借力使力 跨海找資源台灣「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原本有機會走入台灣教育界,但一趟緬甸山區的教育探訪,讓林語珊決定放棄教職,投身「支持教育」的工作,成為緬甸當地多所華文學校背後的支持力量。「我們團隊的存在,就像是『資源的橋梁』,緬甸當地的華文學校缺什麼資源,我就想辦法替他們找到這些軟硬體資源,讓他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專注於教學。」林語珊印象中,有的學校缺圖書,她就幫忙募繪本和書籍;有的學生需要長期資助,她就在台灣募集認養人……像「愛民學校」長期以來在昏暗的教室點蠟燭上課,林語珊就結合財團法人台灣防盲基金會的力量,提供該校照明工程,牆壁刷漆又加裝LED燈,讓學生可以在大放光明的教室中學習,「點亮」孩子們的希望。林語珊把緬甸偏鄉當成自己的「新故鄉」,也把當地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家人,對於緬甸在台灣的學生,林語珊義無反顧的成為大家的「姐姐」,在台招兵買馬建立完善執行團隊,更結合華僑顧問一起創辦「甸記」自家品牌,從最基礎揉麵起,學做各種烘焙點心,配合節日進行販售,所得經費全部都用於緬甸當地教育推動,並維持組織運營……也因此,林語珊身邊集結相當多善的力量,幾乎可以一呼百應的眾志成城。最近緬甸雨季將屆,愛民之家亟需要一個學生中心集會場,做為用餐及玩耍等多功能使用,林語珊沒有選擇上募資平台眾籌,只在網路上登高一呼,短時間就籌集了25萬餘元建設經費,讓「愛民之家」的孩子們,未來不用在漏水的環境下用餐、玩耍,真正擁有一個快樂純真的童年。林語珊深信,華文教育服務團與緬甸未完的緣分與故事還很綿長。 前一篇文章 盼友善溫馨社會 全台首創「身心障礙者行車友善貼紙」 下一篇文章 花蓮獨居老翁迷路到屏東 員警協助下返家 熱門新聞 01影/百年銅鏡折射光 顯現阿彌陀佛2022.08.0302如何報答父恩? 佛陀如是說2022.08.0703U12世界杯/中華隊首轟出爐 4局扣倒多明尼加2022.08.0404U12世界杯/雨後再戰仍夠力 中華隊獲季軍2022.08.0705U12世界杯/陳瑞鑫再轟仍不敵美國 中華隊無緣衛冕2022.08.0506七夕2.0讓愛昇華 千萬不要愛錯了!2022.08.0307U12世界杯/中華隊逆轉南韓 拿到季軍戰門票2022.08.0608U12世界杯/敲出首轟好開心 陳瑞鑫坐等隊友請飲料2022.08.0409社論--去美元化浪潮2022.08.0310U12世界杯/休息一天打線甦醒 中華隊關鍵在球棒2022.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新住民奶爸育兒經 聆聽想法親子共學吳春福 父愛打造兒醫理想國機構助學金開放全國大專生申請 盼度疫情難關母子情深 97歲老婦見80歲失智兒喜極而泣雲林暖警「阿尼所長」 榮獲急難紓困績優獎彰化長青卡納國道客運 長者出遊省很大 作者其他文章謝建志 推社區永續 水清人和鄭春瓊 引進圖書 造福在台越媽林照程 蕭雅雯 陪愛奇兒家庭多走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