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清心火 吃紅豆飯最「養心」 陳玲芳 |2022.06.20 語音朗讀 60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紅豆為夏至養心聖品,中醫師建議,可吃混合黑芝麻鹽、微鹹不甜的紅豆糯米飯。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年6月21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來到「夏至」。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中醫師說,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變化,夏至養生宜清心火,飲食最忌燒烤、油炸、辛辣,可吃混合黑芝麻鹽、微鹹不甜的紅豆糯米飯,為夏至養心聖品。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由於夏季對應的臟腑在於「心」,天熱容易讓交感神經亢奮,躁動不安,出現「心火旺盛」的表現,因此才有「夏至養心」說法。冷熱交替細菌多 胃心皆易出問題 體內正常的「火」,可以用來促進各個器官的運作,但若火氣失控,如「心火旺」會帶來什麼影響?以情緒來看,如同火冒三丈,患者常出現失眠、煩躁、易怒現象。而身體的「上火」,常表現在嘴破、咽喉乾燥、牙齦出血、頭昏腦脹、皮膚癢等症狀。飲食方面冷熱交替頻繁,加上夏天容易孳生細菌,也會增加腹瀉、腸胃炎與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賴睿昕說,由於「心」主宰精神和調節血脈,夏至在外勞動,如果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則血液會變得更濃稠;身體循環不佳,將造成心臟血管等慢性疾病更嚴重,「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的調節,天熱時會變得更不穩定。」因長期待在戶外,又沒有補充足夠水分,一直感覺有熱氣悶在體內,卻散不出去,睡眠品質因此變差,汗反而流不多,屬於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加上夏季多雨,影響身體調節能力,還會出現「水腫」症狀;透過中藥材「瀉心火」可有改善,此時常用藥材包括木通、藕節、蓮子心、白茅根。中醫有所謂「紅色入心」,但西瓜有「利尿」作用,吃多可能導致水分流失更快,因此要適量、不可貪嘴。圖/pexels重口味飲食 會助長心火夏至氣溫高,容易食欲不振,許多人偏好以重口味食物來「開胃」,反而助長「心火」;賴睿昕提醒,如果吃很多燒烤、油炸、辛辣食物,或嗜吃甜食,都會讓身體感到更燥熱。不同臟腑各有代表的顏色,其中「紅色入心」,因此吃西瓜、紅豆可有養心效果;但也不宜過量,如西瓜有「利尿」作用,吃多可能導致水分流失更快。依照中醫的「中庸」養生法,過旺的地方就要盡量降下來,以免失調,如青草茶、甘蔗汁和蓮藕茶也有降火、清熱、涼血的效果。不過別為了增加口感而摻入太多糖分,「甜品要少吃一點,因為甜膩不利祛溼。」相對來說,微鹹不甜的紅豆飯,則為夏至絕佳的養心聖品。養心紅豆飯食譜:1. 材料:生紅豆1/2量米杯、長糯米3杯、白米1杯、鹽適量、黑芝麻適量2. 作法:1. 將紅豆洗凈,加水煮滾5分鐘後,倒入一杯水,再煮滾數分鐘,然後將水倒掉,泡一下冷水。2. 將4杯清水和過濾好的紅豆放入鍋中,再煮滾後轉小火,大約再煮40分鐘,煮到紅豆微裂、豆心還有點硬就可以了。將紅豆和湯汁分開放涼備用。煮好時,正好會剩下一杯煮好的紅豆,和一杯紅豆汁。3. 白米1杯,糯米3杯,洗凈瀝乾,將1杯紅豆湯,2.5杯的水,跟米一起混合,泡1小時左右,再放入1杯紅豆,用電鍋依一般煮飯方法煮熟。4. 煮好時,紅豆會在飯上面,拌一下,再燜上幾分鐘。黑芝麻可先用平底鍋小火炒一下,引出香味,再跟鹽混合,就是黑芝麻鹽。5.食用時,灑上黑芝麻鹽在飯上即可。中醫師推薦,撒上黑芝麻鹽、微鹹不甜的紅豆飯,為夏至絕佳的養心聖品。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異膚兒的救星 「賴神」出書深耕衛教 下一篇文章 夏至養生宜清心火 吃微鹹不甜紅豆飯 熱門新聞 01【千年璀璨】山西寺觀壁畫解讀2022.08.1402老派2022.08.1503中職/布雷克今完成手術 復健需耗時3到4個月2022.08.1504星雲大師雲水96年 宗教交流60年2022.08.1905社論--故宮文物的保護2022.08.1306今年仍無颱風接近恐創紀錄? 專家分析3原因2022.08.1607邊境政策逐步開放 最新規定一次看2022.08.1508佛光山供僧法會 陳其邁為星雲大師獻祝福2022.08.1909棒球/小馬聯盟青少棒 我隊連3屆參賽都奪冠2022.08.1810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弘法生力軍走出去!2022.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疫情與戰情緊繃 泛焦慮症患者增2成水塔工意外跌落 竟成「偷情者的骨折」新生兒聽篩 找回有「聲」世界要吃早餐、喝點咖啡 5飲食策略防糖尿病嘉「憶」耆運會 增進失智長輩認知蓮藕花生湯 滋補清熱聖品 作者其他文章疫情與戰情緊繃 泛焦慮症患者增2成水塔工意外跌落 竟成「偷情者的骨折」新生兒聽篩 找回有「聲」世界TPMI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創逾50萬人里程碑滿月新生兒黃疸未退 膽道閉鎖症惹禍失智友善不迷路 「希望行動+1」全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