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護佑道場 星雲大師 |2022.05.28 語音朗讀 36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慧璿法師,俗姓董,南北朝人。年少時在襄州出家,北周武帝滅法後,他避居南方,到茅山、棲霞山等處,聽講三論、《般若》和《涅槃》等經。由於專心精誠,對於所聽聞的經論義理,都能觸類旁通,契入深理。數年後慧璿回到光福寺。某天,有位盧總管請他到官舍講《華嚴經》,由於講得很精采,與會聽講的千餘位法師、在家居士,都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渾然不覺襄州城正湧入數萬賊兵,甚至已有賊子圍聚在官舍外。但說也奇怪,那些賊人居然對官舍中的法會視若無睹,不一會兒更潮退而出襄州城。後來,大家都說:是慧璿的德行,感召龍天來相護。圖/新華社慧璿剛住持光福寺時,最苦惱的是用水問題。由於光福寺建在山頂,寺中所用的每一滴水,都需到數里外的山澗裡汲取,很浪費時間,慧璿動念想遷居他方。當晚,有位身高一丈,穿著紫袍的神人,五體投地,向慧璿說:「請法師常住此地講大乘經。大乘經就像大海,容納無以計數的眾生;小乘就如同此高山頂,無水不能利人。請不需以缺水為慮,我即刻請龍王來這裡坐鎮。」果然,數日後,連續整整兩日的大雨,寺後方湧出清泉,水質甘美清甜,終年不竭。圖/unsplash釋初參曰:慧璿在官舍講《華嚴經》,前來聽講的,不只是肉眼可見的人,尚有無數的天道眾生與會,龍天當然不會坐視賊子相擾道場。而山神為護持法師弘揚大乘,也主動在高山引來泉水。「一佛出世,千佛護持」,豈是虛語?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第四堂課 八識講話的無我觀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一杯珍奶的觀修 熱門新聞 01如何報答父恩? 佛陀如是說2022.08.0702U12世界杯/雨後再戰仍夠力 中華隊獲季軍2022.08.0703U12世界杯/陳瑞鑫再轟仍不敵美國 中華隊無緣衛冕2022.08.0504U12世界杯/中華隊逆轉南韓 拿到季軍戰門票2022.08.0605U12世界杯/歡笑背後的南非隊 連出國都是僥倖2022.08.0606海外工作騙局多 這些國家不要去2022.08.0907體操/李智凱成功挑戰新動作 國手選拔得分更勝東奧2022.08.0608社論--景氣趨緩2022.08.0509社論--工總白皮書的建言2022.08.0610星雲大師:人生的當下2022.08.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老師的話】出家功德殊勝行【叢林風光】禮懺修持 人生無限希望【懷古慨今】願不虛發【叢林風光】院訓──悲智願行 效法四大菩薩精神【懷古慨今】解脫悟道【叢林風光】佛光山編修藏經的因緣──續佛慧命 傳承法燈 作者其他文章【延伸閱讀】佛教的特質【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9 生涯規畫6-3【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39 生涯規畫 6-2【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14第二篇⑩】 以身口意 廣修供養【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13 第二篇⑨】相互讚歎結緣 身旁皆是善人星雲大師:人生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