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研發出「高通量新冠變種病毒蛋白晶片」。圖/成大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幫助民眾了解自身疫苗保護力是否足夠,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助理教授許觀達帶領團隊研發「高通量新冠變種病毒蛋白晶片」,只需一滴血即可檢測是否具有對抗病毒株的中和抗體,團隊還研發出另一款可用於分析新冠肺病毒輕重症患者免疫反應的蛋白晶片,藉此將學術研究成果回饋社會。
由於現行疫苗是針對原始病毒株來設計,對於對抗變種病毒的效果目前還不清楚,加上民眾施打疫苗後反應不一,促使團隊著手研發多種變種病毒的檢測。許觀達談到,團隊研發的高通量檢測晶片就像指尖般的大小,可同時分析血液裡對抗「新冠變種病毒」的「中和效力」與「抗體濃度」,短短一個多小時就能判讀結果。
成大表示,透過新研發的檢測技術,能在晶片上模擬各種病毒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省樣品、省時間與分析多種變異株的優勢。除了血液抗體檢測外,團隊也針對親和性藥物如蛋白藥物、抗體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發展檢測方法,可快速評估親和性藥物對抗新冠病毒的能力,提高檢測效率。
許觀達表示,新冠蛋白晶片檢測技術已通過台灣專利認證,美國專利也正在審查中,目前正和廠商討論合作與技轉,團隊也同步著手開發「攜帶式掃描儀」,希望讓檢測透過蛋白晶片就能一次完成,藉此為小型診所、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帶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