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至右分別為台大校長管中閔、中信董事長辜仲諒及前校長李嗣涔。圖/台灣大學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迄今已成立十年。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今舉行成果發表會,該中心發表其編修「PILOT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教材的研究成果,發揮引導國中小兒童更有正向生活、自我保護的能力。
有感於兒童、青少年隨著社會和家庭的變遷,面臨更多風險,如少子化、兒童忽視及虐待、家庭暴力、青少年毒品濫用及網路成癮等問題,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在尋求解決兒少問題的方法與策略,結合產官學與國內外組織,共同提出創新服務模式。
台大校長管中閔採用線上方式參與,他表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的福祉和身心健康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福利發展是否健全的指標。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代表的是國家在兒少議題的智庫,在倡導兒童權益和保護兒童福祉上,尤其扮演關鍵的角色。
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主任馮燕表示,為了讓兒童更有正向生活、自我保護的能力,該中心編修「PILOT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教材,讓孩子透過調適焦慮/憤怒、社交/溝通技巧、做決定、化解衝突、抵抗同儕壓力等單元課程,學習如何用正向的態度迎接可能的挑戰。
基隆市「PILOT正能訓練研究案」的研究結果發現,上過PILOT課程的小朋友,分別在青少年恢復力、憂鬱程度、生活技能訓練成效、幸福感、網絡成癮,以及同儕衝突解決能力等六個層面上,都比起沒有上過PILOT課程的同學表現較好。
記者會中也播放一段基隆真實個案的故事,一名受同學言語霸凌、在相處上常遭受冷嘲熱諷的同學小智(化名),運用老師教過的PILOT果決表態的社交技巧,勇敢地向同學說出自己的感受,成功找到和同學的相處模式,顯示PILOT課程有助於提升兒童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PILOT的相關課程,體會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所帶來的改變,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邀請有興趣的老師申請教材,透過「學校中心」培訓種子教師的合作模式,將PILOT推廣給更多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