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景觀現實 「鏡像・映像」攝影展開幕 曹麗蕙 |2022.05.19 語音下載 6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場照,「鏡像世界」藉由影像中自然與人物間的對比性,呈現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於5月19日推出開館周年特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策展人邱誌勇教授以「景觀」為命題,集結柯錫杰、張照堂、郭英聲、章光和、袁廣鳴、邱國峻等23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總計展出176件作品,涵蓋心象攝影、紀實攝影、影像裝置、實景掃描攝影、數位合成等多元類型,呈現台灣當代影像藝術豐沛的創作能量。柯錫杰一九七九年作品〈鬥牛〉。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展覽由「鏡像世界」與「映像人間」兩個子題相互對話,透過「世界—自然景觀」、「社會—文化景觀」、「自我—身體景觀」三條軸線交織,探究台灣族群、社會變遷、文化景況等社會人文,作品由80年代跨越至當代,創作者藉鏡頭捕捉各種自然景觀與文化意象,在關照自我的同時亦觀看他人、關懷社會,呈現極具實驗與開拓企圖的台灣當代攝影及影像藝術風貌。張照堂一九八三年作品《社會記憶》:澎湖望安。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策展人邱誌勇認為,數位裝置的便利性與功能性,使「攝影」蔚為風潮,也讓人們身處於前所未有、高濃度的影像世界,影像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再現,然其背後更存在複雜訊息操作機制。因此,「鏡像.映像」展覽將歷史脈絡中各創作者的影像獨特性重新命題,以主題為依歸,透過景觀社會的角度,討論影像的本質、美學的轉變與多元文化的交會。國立台灣美術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甫於2022年4月開館滿一周年,這次開館周年「鏡像.映像」特展,展現台灣當代藝術家敏銳的創作意識、勇於思辨的精神,透過風格獨創的構思,回應台灣社會、政治、文化、人文思維、時代風潮的承轉與變化,帶領觀眾重新觀看生活世界中的視覺文化現象。謝春德一九八六年作品《時代的臉》系列:齊豫。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前一篇文章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揭幕 62國際藝廊齊聚 下一篇文章 房貸、車貸、卡費可申請緩繳 延長至明年6月底 熱門新聞 01史上最難產電影 《阿凡達2》靠蔬食完成2022.06.2802中職/未交選秀報名表 陳偉殷另有規畫考量2022.06.2903中職/林岳平驚訝新洋投來歷 初看名單不知「吹哨者」2022.06.2904為什麼筋骨痠痛, 佛陀說出了原因?2022.07.0305影/確診康復記憶卡卡 吃香菜可改善腦霧2022.06.2906社論--俄烏戰爭何時了2022.06.2807金曲33/歌后蔡健雅金曲大贏家 再抱年度專輯 共獲四獎2022.07.0308金牌好手靠蔬食 找出回春養生之道2022.07.0209【延伸閱讀】 我沒有嘴巴2022.06.2810【龍天護法】天龍八部大解密2022.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繁殖期將屆 日月潭「魚虎球」估8月爆發飛行65年 86歲空姐繼續刷新世界紀錄重機騎上國道 北部最多、南部違規情節最重考量全球疫情 每周入境總量維持2.5萬人王齊麟、李洋確診新冠 馬來西亞大師賽棄權鴻海研究院量子錯誤更正 提升量子硬體效能 作者其他文章奇美時代的臉孔 飽覽名人故事台東熱氣球嘉年華 熱鬧起飛第20屆台新藝術獎 人力飛行劇團囊括「年度大獎」、「表演藝術獎」台東熱氣球嘉年華開幕 超萌熊讚熱氣球回歸升空梁永斐接任史博館 未來朝五大目標邁進東奧會徽設計者來台 與台灣民眾共摺「千紙鶴」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