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世界尋龜 吳忠勳找回平靜 文/廖靜清 |2022.05.17 語音下載 47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打開龜殼,就是令人驚豔的收納盒。圖/林俊良馬賽克拼貼藝術,呈現另一種燦爛的景象。圖/林俊良吳忠勳鍾愛烏龜,喜歡收集相關的工藝飾品。圖/林俊良使用義大利火山熔岩製成的烏龜飾品,手感沉甸厚實。圖/林俊良純手工紙雕拼接的亞達伯拉象龜,精湛紙藝一片片疊出層次感。圖/林俊良 文/廖靜清有吉祥、長壽象徵的烏龜,憨厚可愛模樣征服許多人的心,背甲上的紋路尤其令人著迷!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愛龜成痴,走遍世界各地覓得許多極具特色的相關飾品,養成了另一種收藏樂趣。「你們要小心擺放這些烏龜飾品,千萬別敲到了,也不要只抓頭或腳,這樣很容易破損……」吳忠勳不斷叮嚀同仁注意心愛的收藏品,年前收到採訪邀請,便將家中寶貝仔細打包帶到辦公室,再一件件拆開擺放,講述珍稀收藏故事。專精生物製藥研究開發領域的吳忠勳,平常工作處於高壓緊繃,欣賞烏龜飾品時,內心總會升起一股穩定力量,讓自己沉浸在絕對安靜中。從小生態觀察 研究成達人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甚至是從撒哈拉沙漠帶回來的收藏品,吳忠勳如數家珍介紹著,「這隻純手工紙雕拼接的亞達伯拉象龜非常特別,一片片疊出意想不到的層次感,讓人對摺紙藝術有了全新認知。」其他還有做工精緻的琉璃烏龜、琥珀材質及義大利火山熔岩做成的烏龜,每一隻都獨一無二。在吳忠勳心中,烏龜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勾起兒時回憶,也從烏龜身上學到從容自在的態度。他說,父親從事水利相關工作,會把抓到的烏龜帶回家放置庭院水池,「我放學後總愛觀察牠們發呆、放空、覓食的模樣,看著好療癒。」那一段生態觀察日記,讓他發現烏龜看似行動緩慢,若受到威脅,奔跑速度快得讓人吃驚。吳忠勳自小愛上烏龜,有空就研讀書籍了解烏龜種類、分布及習性等,現在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麼龜?長不大或龜殼長不好是缺少什麼營養素?朋友也會來請教飼養注意事項,宛如烏龜達人。挖寶各類材質 藝品逾百件因為喜愛烏龜,迄今收藏數百件物品。吳忠勳從1995年學成回國後才開始有系統地選購,之後只要出國就會逛小攤、藝品店挖寶,慢慢地累積到現在的驚人數量。「有次到土耳其,買了易碎的烏龜飾品,大家都很開心遊玩,我的心思卻全放在戰利品上,深怕不小心撞壞了。」吳忠勳苦笑分享收藏點滴,辛苦卻甘之如飴。望著琳瑯滿目的藝品,吳忠勳詳細解說每件作品由來,「你看這個玻璃烏龜,可以窺見精湛的吹製技藝。」架上另一隻閃閃發光的烏龜,使用義大利火山熔岩製成,重量沉甸甸、璀璨顯貴氣,美得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他一邊介紹一邊陷入回憶。吳忠勳曾在危險的利比亞買到心頭好,也曾因為在難得的撒哈拉沙漠探險之旅只買了一隻烏龜飾品而抱憾,日後看到心儀的物件幾乎都會整批買下。「那次的經驗讓我很懊惱,一堆動物飾品我只挑了一隻烏龜,想回頭再找那流動小攤,已經像海市蜃樓般消失。」賞龜紓壓 隨緣收藏不強求提到收藏,很多人往往會跟投資連結,但吳忠勳單純只是喜愛,視每隻烏龜為珍寶。他的收藏品項除了以美為圭臬,還有整體質感及趣味。「這隻木製烏龜其實是門擋,讓空間增添生氣,看著牠擋住門的樣子實在太可愛,也擋住所有不順遂的事。」吳忠勳述說飾品的實用性,可以讓藝術走進日常、從生活看見藝術。收藏烏龜一切隨緣,不刻意強求,親友知道他的喜好也常贈送;原本太太還會提醒「不要亂買」,但看久了也覺得烏龜長相憨厚可愛,不再阻止。吳忠勳極其寶貝收藏品,小心翼翼捧在手心就怕摔了,他笑說飾品上的缺角損壞大多是孫女傑作,一不注意就把烏龜拿去當玩具,所以只要孫女回家,就要趕緊收起來藏好。肩負國家生技發展重任的吳忠勳,平日靠觀賞烏龜飾品紓壓,有空則會到木柵動物園觀看蘇卡達象龜,「行動緩慢卻力大無窮的象龜十分逗趣,群聚啃食的畫面太震撼了,看著看著,煩惱隨之消失。」踏上這條不「龜」路,吳忠勳學習烏龜一步步踏實向前的精神,再小的步伐最終也能達到目標!未來若有機會,希望飛往加拉巴哥群島,一探啟發達爾文發表《進化論》的地點,也親眼見證獨特的烏龜生態奇觀。小檔案吳忠勳馬里蘭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擔任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第七任執行長,擁有20年以上生物製藥研究開發的經歷。因受訪而將珍藏數十載的烏龜飾品整理出來,特別在辦公室的圖書館舉行為期一天的「執行長珍藏特展」。吳忠勳的收藏心法 1.收藏是興趣,不是為投資,隨緣不強求。2.烏龜相關飾品無特定專賣店,可多逛家具飾品店、禮品店。3.偶爾會逛網站瀏覽,透過網購或郵購方式取得。4.收藏享受尋覓之樂,在把玩中增加學習之樂。5.看見心儀作品不要猶豫快下手,但錯過了得失心也別太重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薇姐&張郎 退休夫妻圓舞曲 愈溝通愈恩愛 下一篇文章 超越血緣 趙小僑家庭滿滿幸福 熱門新聞 01曾經有一隻吃素的獅子 現在想來真是慈悲奇蹟2022.06.2602猴痘會人傳人嗎? 如何預防? 11個QA帶你認識2022.06.2503流感升溫不可不慎 5縣市類流感急診人次達危險級2022.06.2304意想不到!這些運動高手吃素 背後原因曝光2022.06.2405日本省電妙招! 冷氣室外機上放這個 電費秒降2022.06.2706社論--錯誤能源政策屢爆災害弊端 慎思調整方略2022.06.2307星雲大師:應該忘記的事2022.06.2408【延伸閱讀】直指本心2022.06.2309史上最難產電影 《阿凡達2》靠蔬食完成2022.06.2810社論--風高浪急的海峽2022.06.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卸下Google重擔 享自由 樂助人 簡立峰迎接第三人生罹癌後重生 蔡璧名從心出發朱振南揮寫人生 不斷歸零再學習晨騎鐵馬復健 兼做學術研究葉俊榮一次膝傷 單車騎出二次人生60歲後一個人生活 體驗獨處美好 作者其他文章朱振南揮寫人生 不斷歸零再學習李偉文退休進行式 擘畫玩樂藍圖江育誠當背包客 遇見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