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北港文化中心舉辦工藝大師特展,於即日起展至七月三日,現場展出十多件陳明洲精心創作的媽祖娘娘與千里眼、順風耳等作品,讓各界可以看見粧佛工藝的多樣性與豐富面貌。圖/郭肯德提供
【記者羅智華雲林報導】我們常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不單是指表演工作者的付出心力,對長年投入宗教工藝創作的藝師來說亦是如此。像是榮獲雲林縣傳統無形文化資產粧佛保存者肯定的知名藝師陳明洲,深耕宗教藝術領域已將近半世紀,在他巧手創作下,不僅讓平凡無奇的木料,化身為一尊尊慈眉善目的媽祖娘娘、觀世音菩薩像等作品,更為傳統工藝創作挹注新活水。
從十五歲那年就一個人從中南部北上拜師學藝,學習粧佛雕刻技藝的陳明洲,一身好功夫可說是得之不易,不僅得從打粗胚、修光、開面、牽漆線、彩繪等基本功一步步學起,過程更得不斷思考如何精進,才能邁向出師之路。
學藝有成後,陳明洲來到雲林北港落地生根,專注投入粧佛創作。擅長以拿捏精準比例來雕刻神像的他,不僅會透過一把刻刀將神尊的姿態雕刻得栩栩如生、慈悲有神,更結合漆線裝飾技巧,在作品上描繪出龍紋、雲狀圖騰等多元裝飾,讓每尊神像看起來不只維妙維肖,更富有生動多樣的立體感,使神像創作除了具有層次,亦為粧佛雕塑工藝開啟新格局。
一路走來,不斷致力於提升工藝技法的陳明洲認為,傳統工藝應該讓更多人認識與了解,才能讓相傳千百年的悠久文化有機會被傳承與保存下來。為此,他除了集結歷年作品,出版成粧佛作品集《神靈佛現》外,雲林北港文化中心也特別舉辦工藝大師特展,於即日起展至七月三日,現場將展出十多件陳明洲精心創作的媽祖娘娘與千里眼、順風耳等系列作品,讓各界可以看見粧佛工藝的多樣性與豐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