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 《為什麼要睡覺?》 引人入勝的發現之旅 文/金多誠 |2022.05.01 語音下載 14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圖/天下文化提供圖/123RF圖/123RF 文/金多誠 睡眠很神祕,無限複雜,極端有趣。─馬修沃克試著問問自己,每天不用鬧鐘就能自動起床嗎?一定要喝咖啡才會清醒嗎?起床後,10、11點就想回頭繼續睡嗎?身心很難在中午以前進入良好的運作狀態嗎?如果以上很多答案都是「是」,那麼,歡迎進入睡眠不足、品質不佳、長期缺乏睡眠的流行病王國。誠實地說,我也是王國中的子民。一方面,因為工作與家庭責任,隨著社會巨輪滾動、制約,腦中總有個隨時會響起的鬧鐘,長期處在「睡眠剝奪」的狀態。另一方面,卻又「捨不得」把好不容易擁有的一點獨處時間拿去睡覺。就這樣,漸漸地,在身體健康、生活品質,甚至生命品質上,都付出了相當的代價。才下定決心以嚴肅的態度正視「睡眠」與自己的關係。揭開睡眠未解之謎透過網路搜尋、書籍查找,發現關於如何解決睡眠問題的訊息量很大,其中不乏有提供科學論點的解方,似乎期望讀者聽話照做後就立即見效。但我最希望能追根究柢,從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睡覺」開始,進一步了解好好睡覺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生活與生命每一個環節。比爾蓋茲在2019年冬季書單中推薦了《為什麼要睡覺?》,他盛讚這本書:「這是我2019年讀過的關於人類行為中最有趣、最深刻的書之一……,沃克說服了我改變睡眠習慣來增加睡個好覺的機會。」《為什麼要睡覺?》作者是英國科學家馬修沃克,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並創立了「人類睡眠科學中心」。這是沃克第一部著作,總結他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在開宗明義的第1章,他就聲明:「我愛睡眠!」他愛的不僅僅絕不妥協的每晚睡足8小時,也愛「睡眠的每個面向、揭開睡眠的未解之謎、向大眾宣揚睡眠的神奇力量、找出幫助人們重獲良好睡眠的一切方法……」他以科學家的專業素養與科學精神,像宗教家一般傳播「好好睡覺」對人無所不在的深刻影響。品質良好的睡眠對大腦各種功能、身體主要器官的益處述說不盡,當然,反之,就一定會造成損傷。忽視睡眠代價昂貴雖然睡眠對我們的益處顯而易見,但「人類是唯一會故意剝奪自己睡眠的生物!」長期剝奪睡眠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的大腦與健康,也會讓社會處在高度風險中。沃克希望透過科學知識的傳達,逆轉大家長期對睡眠的忽視和整體社會對睡眠的漠視。全書的第一部分,說明睡眠是什麼?分析我們是怎麼睡覺的?深藏在大腦深處的「24小時制的時鐘」(近日節律circadian rhythm)和褪黑激素怎麼決定我們什麼時候想睡?什麼時候想醒?睡著時我們的腦子在忙些什麼?我們清醒時刻所接收到的訊息,在進入睡眠後,「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是怎麼運作的?而為什麼深度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寶庫?第二部分深入解說為什麼我們應該好好睡覺?從為什麼學習前和學習後都該好好睡覺、睡眠不足對身體的各種嚴重危害,談到睡眠剝奪對大腦的可怕影響,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就是希望讀者能重塑對睡眠正確的觀念與態度。第三部分,沃克帶讀者進入夢的世界,提供了關於夢的科學解釋,說明作夢時,我們腦中是怎麼運作的?夢的內容能不能具象化?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有什麼疑慮?更重要的是,作夢對我們的積極意義,它可能是夜間治療、創意孵育箱……第四部分,沃克身兼睡眠科學家和社會研究者,說明各種睡眠障礙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包括現代人最常見的失眠、夢遊、猝睡症等等。同時,仔細檢視生活裡有哪些東西改變了我們睡眠的模式、規律與品質。包括:人造光、手機、鬧鐘、溫暖的室溫,甚至以為會助眠的睡前小酌都是扼殺睡眠品質的兇手。更進一步探討錯誤的觀念如何正在衝擊、拉垮整個社會,啟動我們思考睡眠與社會是如何相互影響的。跟著作者走完這一趟睡眠的發現之旅,我最大的收穫是,且不管自己是「晨型人」或「夜型人」,先懂得取回完整睡眠的權力,把鬧鐘調到睡眠開始的時間,有紀律的練習睡足、睡好,找回遺忘已久的自然、充足、寧靜的睡眠。 前一篇文章 【愛書人手札】 旅途有淚 成果如花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如果自己不曾探索,就不會遇到老師 熱門新聞 01曾經有一隻吃素的獅子 現在想來真是慈悲奇蹟2022.06.2602猴痘會人傳人嗎? 如何預防? 11個QA帶你認識2022.06.2503日本省電妙招! 冷氣室外機上放這個 電費秒降2022.06.2704史上最難產電影 《阿凡達2》靠蔬食完成2022.06.2805中職/未交選秀報名表 陳偉殷另有規畫考量2022.06.2906中職/林岳平驚訝新洋投來歷 初看名單不知「吹哨者」2022.06.2907宋徽宗繪出荔枝極品 至今無人能敵2022.06.2608影/確診康復記憶卡卡 吃香菜可改善腦霧2022.06.2909社論--美台二十一紀貿易倡議的虛與實2022.06.2510社論--各界攜手協助解決街友問題2022.06.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精選書摘】 無謂前途, 無畏老之將至【親子共讀】 一堂超級美勞課【精選書摘】 傾聽沒有對錯可言【圖文書】 《莎赫札德與生氣的國王》 說故事的力量【精選書摘】 我要當個有用的人【大人讀的圖畫書】 與其抱怨沮喪 寧可 起而行動 作者其他文章【書頁微光】 從一枚郵票開始的神奇旅行【書頁微光 】每一次摔跤 都是建立復原力的好機會《尋找復原力》【書頁微光】 詹鳳春 以樹木為師 學生命功課《醫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