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義大利有一名男子巴索(Sammy Basso)罹患罕見疾病「早年衰老症候群」,因此26歲的他看起來卻像80歲老人;但比起等待死亡降臨,他選擇加入研究早衰症的行列,希望找尋治療方法,並鼓勵其他患者。巴索表示:
「我希望其他患者能從我的經驗中學到,他們的生命很重要、他們可以對世界有所幫助。」
2.
英國藝術家洛依德(Lisa Lloyd)擅長用多彩的紙張,創作各種立體紙質藝術品,靈感大多取材自動植物,創作時她會先把紙張裁剪成細小部件,再一點點拼貼出立體的外形,連鳥類飛翔的樣貌都能呈現。洛依德表示:
「成功雖然需要一些時間,但如果你堅持下去,任何事都可能會發生。」
3.
美國賓州一名女童布林克(Victory Brinker)2019年在匹茲堡公共劇院(Pittsburgh Public Theatre)參與8場演出,當時7歲又314天的她,3月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年輕的歌劇女歌手。她的媽媽兼頭號粉絲克里斯汀(Christine)分享:
「當我們相信孩子,他們就相信自己,進而能改變這個世界。」
4.
中國大陸第一汽車集團研發總院試製所數控班組高級技師楊永修,能熟練操作數控系統,還具備多款軟體編程、複雜刀具設計改製等技能,已擁有18項大陸國家專利,更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大陸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楊永修說:
「夢想有多大、技術有多強、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
設計師李政瀚、于薇聯手以《八歌浪Pakelang》專輯,勇奪第64屆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為台灣贏得首座葛萊美;作品理念背靠山脈、面向海洋,希望對世界唱出台灣這個海洋民族的歌聲。李政瀚說:
「音樂能不能改變世界,我不曉得,可是它絕對有一個舞台,能夠讓我們去講出想要說的話。」
6.
土耳其一名女子查格拉(Alya Chaglar)擅長用紙張、錫箔、塑膠袋等材料,把女兒史黛芬妮(Stefani)打扮成名人或電影角色;如今查格拉累積超過40萬的粉絲,很多廣告商希望能請她們業配,但查格拉一律拒絕,她表示:
「我做這些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希望可以給女兒打造快樂的童年。」
7.
賴比瑞亞19歲摩托計程車司機圖洛(Emmanuel Tuloe)去年撿到5萬美元(約新台幣143萬元)的鉅款後,選擇物歸原主,沒想到換來總統、募款等資助,「里克斯學院」(Ricks Institute)也邀請輟學的他去讀書。圖洛說:
「誠實是好的,不要拿不屬於你的東西。」
8.
西卡是家居整理諮詢師,也是遺物整理師,2021年她在中國大陸上海創建專門提供遺物整理和生前整理服務的「宅疏一日」;她認為,遺物是逝者與生者的橋梁,藏著生者最後的訊息,希望大眾能更認真對待。西卡表示:
「死亡是大家應該坐下來好好聊聊的事,分享悲傷也是一種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