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宗教防疫措施
資料來源/指揮中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疫情升溫,宗教場所、集會場所防疫措施升級,內政部長徐國勇昨天宣布,春節期間全台寺廟禁止飲食。若要擲筊,則須有專人「每次消毒」,並強烈建議民眾自備參拜器具;香客大樓則限1人1室。他也宣布,即日起,「所有民選公職人員及政府官員,禁止跑攤」。行政院也宣布今年農曆春節,將不會有拜廟、發放福袋行程。
春節期間參拜民眾多,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全台宗教場所除加強既有實聯制、量體溫等措施,參拜人員禁止飲食,若有平安湯圓、麵食等,須以密封盒包裝,並禁止提供餐具、禁止公開分裝等。
政治人物禁止跑攤 以身作則
為防止群聚場所,易群聚人潮活動,搶頭香、遶境等都須停辦;宗教活動參加人數,若達到500人以上,則須提報防疫計畫,經舉辦地區地方政府同意後,才能辦理。進入宗教場所要全程配戴口罩,尤其是神職人員、主持宗教儀式人員,全數須戴口罩。宗教場所員工與內部人員,必須至少接種2劑疫苗。
人流管制方面,室內維持2.25平方公尺、室外1平方公尺,出入口須派員管控進場人數,出入須分流。民眾點光明燈、捐款,要維持室內1.5公尺、室1公尺,要標示牌站立點。
針對民選公職人員及政府官員,禁止跑攤。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說明,這含蓋各類型公眾聚會活動,不限於宗教類,並從即日起施行,當作民眾表率。
餐廳未落實實聯制 禁止內用
至於國內1夜之間爆發西堤餐廳衍伸的移工群聚,矛頭指向「未落實實聯制」無法及時匡列,致使疫情擴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對於餐廳疫情個案很心痛,即日起沒有實聯制的業者,不得提供內用,「這漏洞要補起來」。
交通部昨也宣布,即日起,大眾運輸運具內禁止飲食,若因生理需求需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盡速佩戴口罩。至於將實施到何時,則視疫情而定。
交通部長王國材說,因應國內疫情擴大,加上農曆春節假期將屆,預料會湧現返鄉人潮,因此祭出3大措施。即日起,禁止陸海空公共運輸飲食,包括車廂、船舶、航器內(國內線)都不能吃東西,不過生理需求需要喝水服藥,是可以的,另站區維持開放飲食。違者可依法開罰3000~1.5萬元罰鍰。
除了交通運具內禁止飲食,王國材說,大眾運具及場域比照3級警戒標準執行清消作業。旅客入境時搭乘機場防疫計程車原先需要手填資料,現在推行零接觸,只要掃瞄入境檢疫條碼,就有乘車單,減少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