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王樂明(前排右一),分享日前他遇到產科界的「急中之急」臍帶脫垂,經過一輪搶救後,寶寶終於順利誕生。圖為萬芳婦產科團隊合影。圖/萬芳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老一輩常說的民間俗諺,意指婦女生產所冒的艱辛與高風險。即使如今醫療科技進步,產婦大多能平安順產,然生產過程中仍有許多突發狀況,如「臍帶脫垂」就是其中一種緊急狀態,超過3分鐘就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甚至死亡。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王樂明,分享日前他遇到產科界的「急中之急」臍帶脫垂,經過一輪搶救後,寶寶終於順利來到人間。
王樂明表示,生產過程有時會面臨突發狀況,臍帶脫垂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凌晨一名破水待產的媽媽,如常規般待產、給藥催生,下午時刻打完無痛分娩,突然子宮頸從4公分跳全開,如此進展快速的產程,預估黃昏時分就能開始生產,媽媽也能早些和寶寶相見歡;看似順利的過程,豈料危機正悄悄降臨。
晚上夜診前,評估可以上產檯接生,當時胎心音略不穩,因此想讓寶寶快些出來,過程中媽媽即使用足力,但胎頭卻不甚順利往下走;突然間,一條似繩子的臍帶,從寶寶頭旁邊滑到產道內,此刻寶寶的頭還卡在產道裡,原來遇到了產科界的「急中之急」:臍帶脫垂。
王樂明說,當時手摸著蒼白無脈搏的臍帶,心想寶寶一定缺氧中,於是火速請護理師壓宮底及再度真空吸引,兒科則在旁待命,全體人員到位,一起協同出力,搶救寶寶大作戰,期許能更快速分娩,儘早供氧給寶寶。在一陣努力下,寶寶總算分娩出來,慘白的身軀,沒有哭聲,臍帶內一滴血也擠不出,可見寶寶經歷多可怕的壓力;所幸,在兒科急救下,寶寶終於漸漸甦醒,呱呱啼哭。
王樂明解釋,「臍帶脫垂」雖不常見,但非常危險,對胎兒的危害至關嚴重,因為胎兒是藉由臍帶從母體吸收營養與氧氣,一旦臍帶掉落在子宮頸口或是陰道內,就會造成臍帶血液循環壓迫而受阻,若無法及時處理,不僅對胎兒腦部會造成永久傷害,嚴重甚至會窒息死亡。
常見造成臍帶脫垂原因,包括異常胎兒先露部分、胎頭浮動、胎盤低置、臍帶過長等,其中異常胎兒先露部分,是導致此症主因。數據顯示,每500例胎先露中,就有1位患此症,占比為0.2%。臍帶脫垂可預防,產婦做好產前檢查,準確估計先露與骨盆之比例,及時發現與糾正異常胎位,以及加強產程觀察、嚴密聽取胎心音,平時即配備好搶救用器材藥物,就能有效防止臍帶脫垂來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