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左四)與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右五)同台,呼籲子女們必要時應尋求社會與民間的協尋資源。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0萬人,2021年底北市推估有40,259名失智長輩,走失意外案件逐年增加。為了避免失智者走失狀況一再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台北市政府連結失智者本人、社政、衛政、民政與警政單位形成守護失智網絡,在社區首創協尋演練機制,連結既有社區志工網絡,於失智者走失時,各單位發動志工,快速找到走失者。失智症協會與北市府呼籲里長們結合鄰里力量,參與協尋行列,守護社區失智長者們。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有超過7成的極輕度及輕度失智者在社區自由活動,卻因失智症逐漸喪失方向感,導致走失意外頻傳。依據警政署2016年至2020年統計,失智者走失通報案件五年共10,471件,且有逐年攀升趨勢。尋獲案件中有1,509件由民眾報案尋獲,顯示民眾協尋失智者意識提昇。
為降低失智者走失風險,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台北市政府連結失智者本人、社政、衛政、民政與警政單位形成守護失智網絡,在社區演練協尋機制,連結既有社區志工網絡及民眾力量,一旦有失智者走失狀況發生,各單位能發動志工,快速找到走失者。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台北已快達到「超高齡」城市,人口老化導致失智人口增加,如何迎戰「失智海嘯」,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黃珊珊指出,看起來健康的失智長者,其實比失能的長者更難照顧;北市府也在積極推動「早期篩檢」,希望可以早點發現個案,及早介入失智症照顧服務。她呼籲為人子女者,必要時應尋求社會與民間資源。
中山區復華里里長黃展輝表示,守護失智網絡工作小組由失智症協會、復華里辦公處、復華長青多元服務中心、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中山分局、市立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組成,歷經一年時間討論及演練,於2021年3月、4月及12月分別操演失智走失協尋演練。
演練時,由輕度失智者或資深家屬扮演走失者,偕同復華長青多元服務中心、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復華里辦公室發動志工,以「地毯式搜索」社區。台灣失智症協會製作協尋圖卡,於LINE及臉書,請志工或民眾協尋。
黃展輝曾遇失智者在里內走失,經詢問後發現是從北投一路走來,報警後安然返家。透過失智協尋演練,熟悉協尋的SOP,在實務上很有助益,他希望藉此讓全世界看到「台北是一個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