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將超過65℃的熱飲,界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圖╱123RF
【本報台北訊】天氣冷颼颼,許多人喜歡吃熱食,但食物太燙有可能會傷害食道,一定要注意溫度。同時衛福部國健署統計,食道癌患者九成以上為男性,初期大多無症狀,若民眾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二○一八年有二千七百七十八人罹患食道癌、二○二○年有一千九百五十四人死於食道癌。其中罹癌者九成以上為男性,好發於五十至七十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六位、癌症死因排名第五位。
國健署指出,遠離致癌因子,是必要的防癌步驟。近期氣溫驟降,不少民眾喜愛喝熱飲暖身,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六十五度的熱飲,界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因此,當覺得食物燙口時,就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大家務必注意入口食物的溫度,以減少直接對食道黏膜的傷害。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也呼籲民眾勿自行上網搜尋資料,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尤其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