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手繪】梁思成筆下的古寺(二) |2022.01.16 語音下載 80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圖/資料照片 文/本報綜合報導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熱衷談論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卻疏忽了他們不僅是一對夫妻,更是建築學上的知己。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助手莫宗江,揹著測量儀器在中國大陸各地考察古建築。為了去抄寺院石碑上記載的修寺年代和經過,驚動無數蝙蝠,揚起千年塵埃,冒著生命危險攀高踩低,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寫下《中國建築史》。林徽因還曾自豪地表示,自己是古往今來第一個登上天壇屋頂的女人。身為中國建築歷史學家,梁思成曾為保護古城牆而奔走,為北京舊城消失而落淚,畢生致力於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他認為,不能只停留在對建築物表象上的讚揚和發思古之幽情,必須採取科學方法去剖析、探索其中的奧祕。並表示,古代建築文獻上記載很多,但不經過實地調查,即使讀破萬卷書,只能得隱約之印象,美麗之詞藻,終非建築物真正的歷史價值。梁思成古寺手繪圖之所以珍貴,不僅僅是因為身處亂世,而是有很多上千年的建築,如今已被破壞消失,現在只能從其手稿一窺昔日風華。 位於山西大同縣,善化寺的大雄寶殿手繪圖。圖/資料照片遼金 善化寺大雄寶殿山西大同善化寺主建築沿中軸線坐北朝南,前為山門,中為三聖殿,均為金朝時期所建。善化寺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方高台之上,台基磚構,高2.24公尺,殿前有寬闊的月台,台前左右為明萬曆時增建的鐘樓和鼓樓。大雄寶殿為善化寺最大殿宇,前方月台左右各設有一鐘鼓樓。大殿面闊7間40.7公尺,進深5間25.5公尺,單檐五脊頂,為遼代建築,以單體面積1200多平公尺。大殿內共有34尊塑像,佛壇上碩大的蓮花座上,端坐著五方佛,法相莊嚴、威儀典雅、衣紋流暢;蓮座下還有弟子、菩薩侍立,是遼金原作。殿堂兩側分列24尊護法天王的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殿內西壁、南壁有康熙年間所繪的壁畫,長約190多平方公尺。 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圖/資料照片清代 碧雲寺金剛寶座塔碧雲寺金剛寶座塔位於北京市西郊,清乾隆13年(西元1748)擴建碧雲寺,並修築了這座金剛寶座塔。此塔是仿照北京西直門外真覺寺金剛寶座塔而建,是釋迦牟尼佛紀念塔。使用漢白玉砌成,通高34.7公尺,是中國現存金剛寶座塔中最高的一座。塔基為方形,磚石結構,外以虎皮石包砌。塔基上層為寶座頂,寶座上有8座石塔,座上的出口是一座屋形方塔,其前方左右各有一喇嘛塔。其後則是5座13層密檐式方塔,中央有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為曼陀羅的一種變體。塔頂為銅製,銅頂中央鑄有八卦,整個金剛寶座塔刻滿各種佛像及其他雕像、圖案。石坊後方建有兩座御製碑亭,乾隆皇帝在碑文中介紹金剛寶座塔的由來,他將印度僧人供奉的金剛寶座塔式樣,按比例進行放大,建在碧雲寺中,以供佛教徒前來瞻仰膜拜。碧雲寺金剛寶座塔的式樣與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相仿,它雖然在建築年代上比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晚,但建築規模卻超過前者,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大的金剛寶座塔。 宋代山西榆次縣永壽寺雨華宮手繪圖。圖/資料照片宋代 山西永壽寺雨華宮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往山西考察古建築,在途經榆次縣的火車上,偶然間發現了掩藏在繁花綠樹中的永壽寺。當他們在太原下車之後,前往榆次縣做了一次短期考察。此次考察,梁思成發現了永壽寺雨花宮這座千年前的古建築。永壽寺雨花宮始建於宋朝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是一座以木結構為主的古代建築,蘊含著宋朝木質建築的精髓。梁思成在永壽寺考察期間,對雨花宮的建築風格進行了深入考察。但因行程緊湊,只留下一幅雨花宮建築實測草圖和照片。這座曾經入選《中國建築史》的宏偉建築,已在上世紀50年代被拆除了。如今人們對永壽寺雨花宮的了解,只能透過梁思成留下的手稿和照片,才能感受到這座古代建築奇蹟的魅力。 廣濟寺三大士殿手繪圖。圖/資料照片遼代 廣濟寺三大士殿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廣濟寺,位於河北寶坻縣(現屬天津),建於遼代,是中國已發現的最老古木建築之一。其中的三大士殿為磚木斗拱建築,內部梁枋結構精巧,似繁實簡,極用木之能事,讓人不禁讚歎那個時代的人所展現的工巧智慧。廣濟寺於1947年被拆除,原因是把它的木材拿去修橋了。於是,一座極具文物價值的遼代建築不復存在。梁思成於1953年得知這消息時,痛徹心扉說:「我也是遼代的一塊木頭!」他的一生,就在這種發現古建築的欣喜,和得知古建築被毀的心痛之間來回拉扯。若保留至今,那將是千年以來的人類瑰寶。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只有梁思成復原的手稿,和一座2007年重建的新寺。 前一篇文章 甘肅巧匠刻立體書 掌心成就絲路文化 下一篇文章 【香焚氤氳】宋代雅藝之香道 熱門新聞 01古佛安座感應放光 為人間露出吉祥徵兆2022.05.1802不斷更新/中小學實體課停不停?各縣市措施一次看2022.05.1803【開山56周年 弘法五大洲】 佛光山成就的祕訣2022.05.1604逾千僧人全球同步 抄經回向疫情平安2022.05.1605中職/才剛作客台南 暴力猿打線三大將快篩陽2022.05.1806社論--能源轉型與光電安全2022.05.1607社論--通膨趨勢與升息效應2022.05.1708動物園有人臉「禿頭國字臉猴」 網民:是人扮的吧!2022.05.1709社論--防疫作為與人民信任2022.05.1810拳擊/完美「降肉」! 林郁婷勇奪世錦賽金牌2022.05.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經變藝術解讀影/【浴佛功德】佛誕瑞相 百千萬劫難遭遇【畫現化身】新樣文殊變相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