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華大學推動「青銀少共學計畫」,透過環境科普推廣方式,為國中小學童與社區長輩宣導科普知識。圖/南華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扎根偏鄉環境教育!佛光山南華大學推動「青銀少共學計畫」,由南華河川保育隊與Young Green社團學生,透過環境科普推廣方式,為國中小學童與社區長輩宣導科普知識,不只肩負起大學社會責任,推動成果更深受校長與師生肯定。
「南華大學長年關懷偏鄉,在國中小與社區深耕已邁入第七年。」帶領學生推動環境科普的通識中心主任林俊宏談到,為培育長輩成為「環保推手」,南華學生會將科普知識用台語跟阿公、阿嬤介紹,促進中小學生與社區長輩的共同學習,引領更多人認識環境與河川問題,讓保育觀念可以扎根校園與社區。
團隊成員之一的南華學生林若蕎表示,為因應疫情,此次團隊也集思廣益拍攝以寶特瓶製成的科普影片,從內容設計到剪接都是由南華學生一起完成,並將完成影片放在網路上,幫助國中生自學,藉由線上傳播來跨越疫情限制。
而推動成果不只讓南華團隊曾榮獲教育部「績優服務獎」等獎項,亦受當地校長與師生肯定。共同合作的昇平國中校長陳幸琪說,藉由實作課程不僅培養學生實作能力,將社區議題融入課程發展,更有助於帶動地方創生。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南華長期將環境科普實作結合義工培訓,透過與嘉義縣多所國中小的合作,發揮大手攜小手的教育使命,將環境科普融入學校社團活動中,提高對自然生態的保育意識,對大學生來說,這也是很好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