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第2季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房貸期數都呈拉長趨勢,新竹縣與新竹市分別達到297個月與301個月,超越六都;房貸成數75.64%與75.99%,領先六都;平均購屋總價也都突破千萬元,超越桃園、台中、台南、高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竹的購屋人以園區客為大宗,他們申請房貸時普遍有「年輕、屋齡新、收入高、上市櫃公司」等4大優勢,都是銀行評估時較吃香的條件,因此能夠貸到較高的成數與較長的房貸期數。
據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顯示,今年第2季新增購置住宅貸款之平均貸款期數中,新竹市、新竹縣分別以301、297個月居前兩名,亦即新竹縣市平均房貸已達25年;其後分別是台南市294個月、桃園市292個月、台中市289個月,最少的是台北市的278個月。
若比對聯徵中心今年第2季資料則可發現,新竹市、新竹縣平均核貸成數也居前兩名,新竹市平均購屋總價約1059萬元、核貸成數75.99%,新竹縣平均購買房屋總價約1175萬元,核貸成數75.64%,顯示新竹地區購屋人不僅背房貸時間最久、且貸款額度最多,出現「貸好貸滿」的趨勢;核貸成數最低則是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約2340萬元,核貸成數71.65%。
曾敬德指出,以前房貸利率較高的時候,長輩可能想不要貸那麼多,盡量早點還完借款,不過在銀行利率來到史上超低利率的環境,購屋人反而想多貸一點,不要太早還完,身上多留一點現金做有效運用更好。
曾敬德表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房價上漲,拉長貸款期數可以降低每月負擔,也才能跟上已經上漲一大波的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