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教育獎 林寶貴獲終身獎

曹麗蕙 |2021.11.29
1617觀看次
字級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退休教授林寶貴,今年獲得星雲教育獎「終身教育典範獎」。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林秀豪,擅長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台北市五常國中老師何銘軒在學校擔任視障資源班召集人十六年,圖為他在為視障學生製作教具。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二○二一星雲教育獎」昨天揭曉得獎名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退休教授林寶貴,奉獻特教六十五年,為開拓台灣溝通障礙教育先趨,榮獲「終身教育典範獎」;另外,「典範教師獎」共頒給二十二位深具熱誠與愛心,足堪為學生「生命中貴人」的老師,頒獎典禮訂於明年二月十九日於佛光山法寶堂舉行。

今年邁入第九屆的「星雲教育獎」獎項分兩大類,「終身教育典範獎」鼓勵終一生孜孜不倦為教育、為學子奉獻的資深或退休教師。今年得主林寶貴十八歲畢業於台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後,受到台北盲啞學校一群默默耕耘的教師及學生所感動,放棄當時明星學校的教職,選擇跨入特教園地,一耕耘就是逾一甲子。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表示,林寶貴統合台灣北中南區手語,從事長達十三年手語教材、辭典、負責帶領教師編撰啟聰學校國語文統編課本、倡議並推動口語訓練進入課程,也輔導全國大專建立資源教室方案,並將台灣特殊教育發展推展至國際,即便退休多年,依然為特教奔波戮力,成立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台灣手語翻譯協會,以自身的專業素養、造就後進、服務弱勢及教育貢獻,足為「終身教育典範獎」得主。

手寫筆記 流傳逾2百萬份

「典範教師獎」今年則評選出二十二位,均是能堅持教育理想、不畏逆境、默默耕耘,全心全意帶領每名學生向上向善,令學生、家長感念的良師。

其中,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林秀豪,在清大以熱情、積極聞名;他年年教學創新、注重啟發性與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儘管評分嚴格,學生仍然給予高評價,其教授內容手寫成「豪豬筆記」,被譽為「有溫度的科學筆記」,校內外流傳超過兩百萬份。

台東女中老師康毓庭推廣東部偏鄉美感教育,多年來號召美學服務義工行動,發起藝術結合公益義賣美術品活動,為在地公私立醫院、教養院及弱勢公益團體募集社福基金,讓學生從服務實踐中深耕品格與感恩的心。

如師如母 為弱勢打造課程

花蓮縣化仁國中教務主任蔣佳珈,面對新課綱教改,扮演領頭羊角色,主動積極參與研習並在校內跟同仁分享,帶領學校老師研發教材、校訂課程,以弱勢學生需求觀點設計教案,量身打造適性課程,也邀學校同仁一起照顧經濟弱勢學生,她如師亦母關心學生的行為,形塑了學校教師的文化。

「能力再大,還是要付之行動才有用」,屏東市信義國小老師黃慧娟,從班級導師到阿緱囝仔人聲樂團領隊,總是盡心盡力,二○一九年更自願出任教育部國教署訪問教師,協助偏鄉學校及教師,開展課程發展及教學改革;她全面關照加入人聲樂團的每名學生飲食起居和待人處事,甚至有學生說:「慧娟老師比自己的父母更像父母」。

嘉義市私立貝萊登幼兒園園長李琇如,自行創設幼兒園並擔任園長多年,近年加入準公共幼兒園政策,提供弱勢家庭幼兒就學機會,她熱心公益,尤其重視老幼議題,也擔任國際義工,積極投入社會服務,讓幼教專業也可以推廣到其他領域並產生影響力。

台北市五常國中老師何銘軒以自身弱視的同理心,幫助孩子學會「好好生活」的能力,無論是翻吐司、童軍露營野炊、成立「五常心樂團」或親作「點字卷」等,他用心設計、耐心指導學生一步步學習,並至普通班推廣融合教育,讓一般生體驗視障生的困境,增進彼此的理解互動和接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