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穴法器祈福 水簾洞石窟 |2021.11.15 語音朗讀 110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水簾洞石窟群是由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顯聖寺構成,以高達42.3公尺的摩崖浮雕造像而著名。圖/新華社 石窟是印度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清淨修行,因此僧侶們選擇到深山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約西元3世紀,中國佛教徒受到印度影響,也開始開鑿石窟寺,多建在大陸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386~534年)至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是鑿窟的鼎盛時期,這期間更形成由建築、彩塑、壁畫3大類組成的石窟藝術。【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水簾洞石窟群」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魯班峽谷中,以高達42.3公尺的摩崖浮雕造像而著名。石窟群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顯聖寺4個單元構成,還保存有北魏以來的精美壁畫和彩塑。2006年,被列入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甘肅段申遺點。水簾洞石窟群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保存了北魏以來的精美壁畫和彩塑。圖/新華社水簾洞石窟天然岩洞開鑿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修建。山形突兀壯觀,林木蒼翠欲滴。試斧山東側峭石壁上,有一個約50公尺長、30公尺高、20公尺深的天然岩穴,據說雨季時能見到流水晶瑩珠玉垂簾似的壯闊景象,因而有「水簾洞」的美稱。水簾洞石窟群的拉梢寺,因傳說利用樹梢堆積開鑿而成,故名拉梢,崖壁上為棧道和舍利塔。圖/新華社水簾洞石窟現保存有高達42公尺的亞洲最大「一佛二菩薩」摩崖浮雕造像,以及大量北魏以來的精美壁畫和彩塑。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多座建築,各殿、台、亭、閣依自然岩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水簾洞石窟群拉梢寺摩崖浮雕造像佛像首部,浮雕技藝高超,令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圖/新華社佛教法器和舍利塔,是水簾洞石窟藝術表達祈福文化的重要載體。水簾洞石窟群壁畫藝術中隨處可見這些吉祥法器圖飾。如千佛洞6~8號窟龕造像有手提如意、寶瓶、摩尼寶珠的,也有頭蓋寶傘、手執金剛杵、腳踩法輪。至於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皎潔如鏡,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4字,整個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相輝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水簾洞石窟群,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魯班峽谷中。圖/新華社拉梢寺則創建於北周,又叫大佛崖,與水簾洞隔山相對,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間的大佛高達42公尺,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周圍諸多佛龕佇立著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築風簷以蔽風雨,簷端雕刻飛雲走獸,懸掛銅鈴。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跡,在大陸石窟藝術中實屬罕見。 前一篇文章 2021世界遺產歐美篇 下一篇文章 走向全世界 熱門新聞 01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多運動可預防2023.06.0502【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3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04小約 第12度闖進法網4強2023.06.0805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2023.06.0406電子垃圾轉廢為寶 各國出奇招2023.06.0607全球毛孩市場 疫後版圖擴大 2023.06.0308社論--打詐辦公室與笑貧不笑詐2023.06.0309【愛植栽】端午艾手作 ── 炎夏必備防蚊止癢艾草膏2023.06.04103D 紙雕 從舊書彈出說故事2023.06.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會會員大會賀函佛光會會員大會賀函【文殊月曆】2022 拾月 破除外相執著 示現人間強權衝突中台灣的「平衡策略」:親美防美‧近中和中鬼屋活起來民雄鬼屋 老洋房成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