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淳(右二)在媽媽(右一)陪同下捐出留了6年、長達60公分長髮,同時也捐出壓歲錢支持假髮製作經費。由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左二)、副執行長蔡麗娟(左一)代表接受。圖/台灣癌症基金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8年度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發癌症人數已高達11萬6千1百31人,相較2017年度新增4千4百47人,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友「線上」假髮租借服務,網路的便利性使癌友借髮行為更為方便,不受限交通、距離、時間、體力等因素影響,因此「線上」癌友假髮需求非但未受疫情影響,反而增加近2成。基金會今年持續辦理「一起來.揪捐髮」暨募集假髮製作經費計畫,號召民眾一起來揪捐髮,支持假髮製作經費。
笑容滿面的莞淳,是一位運動系女孩,國小期間是游泳校隊成員,每天至少要花3小時訓練泳技,每次練習時總是要先將一頭烏黑的長髮盤起後才能戴上泳帽,從後方看起來就像是游帽裏藏了一顆大番薯,在游泳池邊總是特別受到關注。從小媽媽教導莞淳,只要有心就能以自身力量來助人的觀念,因此每天洗髮、吹髮、護髮已視為日常,為了「捐髮」,莞淳很樂於繼續留髮。同時,也為了給自己「最難忘的畢業禮物」。
剛升上國中一年級的莞淳,決定將留了6年、長度達60公分的長髮剪下捐出,這已經是莞淳第二次捐髮,第一次捐髮則是在幼稚園畢業之時,這次同時還捐出壓歲錢支持假髮製作經費,莞淳說:「沒有製作經費的話,我的頭髮就無法製作成一頂假髮了,希望能貢獻一點心力,讓癌友都有假髮可以戴,就能有更大的信心面對治療」。
游泳小將莞淳已經是二度捐髮,這次捐出60公分長髮,希望癌友們都有「醫療級假髮」可以佩戴。圖/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根據基金會今年度癌友服務資料統計,非COVID-19疫情警戒期間,約有7成癌友會選擇至實體服務中心借髮,3成癌友會使用線上網站借髮;但經過5至7月嚴峻疫情警戒之後,癌友借髮方式逐漸改變,現在將近有5成癌友,會使用該會首創之「愛借髮」癌友假髮租借網站進行借髮。
台癌副執行長蔡麗娟說,捐髮條件為「不燙、不染、30公分以上」,如果能捐出愈長的頭髮,將可以製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假髮,才能提供癌友更多的假髮款式做選擇佩戴。台癌提供癌友治療與照護上的專業服務,更長期提供癌友「醫療級假髮」免費借用,癌友可親臨北、高兩地「癌友關懷教育中心」試戴借用外,針對不方便前來實體服務中心的癌友,也可選擇透過基金會「愛借髮」癌友假髮租借網站進行借髮,只要在家、不用出門就可以輕鬆挑選到適合的假髮來配戴,增加自信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蔡麗娟指出,為了讓癌友使用到高品質的「醫療級假髮」,每頂假髮皆為真髮製作,同時借出歸還後必須進行消毒清潔,才能提供下一位癌友使用,一頂假髮使用年限約為2至3年,需要定期汰舊換新,一頂「醫療級假髮」約需5至8束頭髮,製作經費需要3千5百元才能完成製作,且每年需求頂數約1千頂,也因為「線上」假髮租借網站成立關係,假髮需求量增加至1千2百頂,面對龐大的需求,期盼社會各界支持響應2021「一起來.揪捐髮」暨募集假髮製作經費計畫,讓一頂假髮實實在在地成為癌友的貼心助力。活動自即日起至110年11月30日止,詳情請上活動網站:918hair.canceraway.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