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藩一九七九年作品〈東門城〉。
圖/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推出線上展覽「時光.記憶體──從美術看台灣人文變遷」,讓民眾經由李澤藩、陳慧坤、李奇茂、陳銀輝、廖修平、林智信等二十八位藝術家、共六十三件經典美術作品,一窺台灣百年來的轉變與不變。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時光.記憶體」特別委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莊連東策畫,精選不同時期的藝術名家精采作品,讓民眾藉由美術家眼睛,看見台灣不同時地、不同人文景觀的美麗與轉變,發現台灣文化百年追求與傳承。
「時光.記憶體」展出作品包括水墨、水彩、膠彩、油彩、版畫等,並分兩大單元。「影像消逝與都市人文活動」單元,作品以描繪台灣早期生活為主,這些生活方式,現今已成為大眾的生活選項,如李奇茂的〈台灣夜市〉,如今夜市不僅是餐飲,也成為文化觀光的一部分;袁金塔〈祈福〉在早期是因盜匪猖獗,居民報平安的一種方式,現在則是以「天燈節」進行許願、祈福。
「生活介面與城市建築」則展出具有「地標性」象徵的作品,例如陳慧坤〈中正紀念堂〉、簡錦清〈台中之美〉、李澤藩的〈東門城〉等,這些早期具政治、經濟等任務的建築,共同構成台灣文化底蘊,如今也成為觀光地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