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局部 圖/楊思勝
文/何恭上
認識書畫家楊思勝先生已有半甲子,和他的情誼親似兄弟,又亦師亦友。
楊思勝出生印尼的小島,在排華非常嚴重的國度裡成長,靠父母在家私塾學習中文,父親並嚴格要求他每日勤練書法,於是他擁有了中國傳統書畫的基本功夫和修鍊。
及長到日本念醫科,依然不忘對書畫的狂熱,更對中華文物感到濃厚興趣,收藏中國字畫就成了最大的課餘樂趣所在。學成後前往美國紐約行醫,三十年後退休,現與夫人回台長住,閒暇有空一樣專事繪畫書法。
我曾在日本參加東京中央書畫拍賣時,受他之邀同房同宿。他每天清晨天未亮即起身,沐浴淨身後便在小桌上,作起晨課,不是抄寫《心經》,就是取出帶來的紙筆,磨墨畫起單描。等到天亮我起身,他已完成一幅單描山水畫或觀音圖,待我們下樓早餐時,他便展畫招呼朋友共賞。
他的「觀音畫」,原本單描工夫已很完整,但他又善於用純金再勾線條,或背景用純金寫滿《心經》,是一派金碧輝煌、肅穆莊嚴,看到佛光的慈暉彌漫其間,更看到深具以現代之思,再推古典之精妙。「縹緲虛無,呎尺間覺千萬里之遙」,他努力把中國畫造成一種無限的廣度與深度感,也就是所謂莫名之妙造境界。
楊思勝經營人物畫,嚴肅與輕鬆並濟,書寫《心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時,滿幅全文以小楷正寫,一字一字邊念邊寫。他認為營造畫觀音像,最重要是心底持念恆久,從下筆到結束,靠耐心、信仰與誠念來完成。
展期:即日起至4月25日
展地:台北國父紀念館
(3樓逸仙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