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罪福之緣 文/星雲大師 |2021.02.06 語音下載 30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杜順法師,俗姓杜,法號法順,唐朝雍州萬年(陝西臨潼)人,十八歲時依止因聖寺之僧珍(道珍)出家習禪。杜順為華嚴宗初祖,所著之《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可說是一位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大德。華嚴三聖。圖/陳碧雲杜順一生之中,神異事跡很多,例如有瞎子、聾子見過他之後,居然就能看、能聽;他曾經在涉水過河之時,河水忽然斷流,等他上岸後,才又水流如故等。有一次他將僧鞋放在路邊,經過了三天都沒有遺失,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從無量劫以來,未曾盜過人一文錢,因此自然沒有『遭盜之緣』。」這番話正好讓打算搶劫的盜賊聽到,一個個有如從夢中驚醒般,從此改過向善,不敢再行搶他人的財物。圖/unsplash又有一次,唐太宗生病,特地詔他來詢問去除疾病的良方,杜順說:「只要聖上大赦天下,釋放無辜,自能聖躬安泰。」唐太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疾病果然霍然而癒。從此宮廷內外之事,大多依佛法而行,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貞觀十四年(六四○),杜順圓寂於義善寺,世壽八十四歲。門下弟子以智儼名聲最盛,為華嚴二祖。圖/unsplash釋初參曰:杜順累劫以來,都沒造下偷盜的因,自然也不會有被偷的果報,所以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般人只擔心自己的健康、家庭、財富、事業……種種現生所擁有的,是否會散失?是否會不順遂?卻很少有人能正念觀照自己是否種了招感苦果之因。有道是「罪福響應,如影隨形」,未有為善不得福、行惡不受殃者,吾人不可不慎!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以慈悲面對世紀病毒 下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熱門新聞 01花東新北佛光人連線 為傷亡祈福2021.04.0502太魯閣號事故頭七 佛光山僧信二眾誦經祝禱2021.04.0803鐵娘子羅瑩雪 從佛法徹悟人生2021.04.0404佛光山修持 蓮友躲過太魯閣車劫2021.04.0805他沒有雙手 卻能舉斧頭劈柴2021.04.0606雙喜臨門!八點檔連續劇真實上演 養子娶媳婦竟是親生女兒2021.04.0507日月潭首次舉辦祈雨法會 村民誠心茹素2021.04.0608一窺奧祕 看BioNTech新冠疫苗如何製作2021.04.0609【禪居食堂】豆腐扣鮮美不油膩 增強免疫力2021.04.0810壓力大免疫失調 帶狀皰疹發作怎麼辦?2021.04.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 叢林出坡 耕耘心田【叢林風光】 叢林日課修持 擴大生命視野【叢林風光】叢林新春開學 身心安頓【叢林風光】 新春平安燈會 獻上歡喜祝福【叢林風光】 原始佛教聖典 《阿含經》之修行思想【叢林風光 】 叢林心生活 轉化生命 改變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134】隨堂開示錄 387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17 經典四嘉言【星雲大師如是說】應世之道星雲大師【延伸閱讀】 寫【星雲大師如是說】應世無畏【星雲大師如是說】工作信條星雲大師--百萬人興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