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三民國中 推動讀報創真善美願景 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2020.11.16 語音下載 5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人間社記者 洪佩蓮圖/人間社記者 戴良雄師長推讀報重品德教育 高雄市三民國中以「求真、至善、達美」為學校願景,與《人間福報》創辦人佛光山星雲大師辦報的理念不謀而合。 學校推展《人間福報》讀報教育,讀報班級高達37班。校舍走廊有兩大區塊《人間福報》專欄,張貼《福報》感人的報導、奇文佳句,每當課餘時間,總聚集許多學生盯著專欄,專注閱讀;有的學生則是在閱讀室讀報,分享讀報心得,享受美好的讀報時光。 訓育組長楊海莉表示,學校不僅重視學生的課業表現,更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學生透過讀《福報》的耳濡目染,學習「每天說一句好話,做一件好事」、「尊重多一點,傷害少一點」,來陶冶優良品格。老師教導學生以「德」為人之本,以「智」為才之源,讓學生懂得與自己、與人群、與環境相處之道。 學生讀福報以拓展視野 八年級學生劉宥辰閱讀《福報》一年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則「化垃圾為黃金」的小故事,馬來西亞一名74歲老人為避免人們被碎玻璃割傷,15年來在海邊撿了9000個玻璃瓶,將這些瓶子以巧手打造成博物館,既環保又藝術。他因而領悟到「存好心、做好事」,最大的收穫者是自己。 學生黃宥榛讀報得知新冠病毒疫情仍未趨緩,所以不忘提醒自己、家人及朋友在公共場合務必戴口罩、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更不要忘記勤洗手,維護大家的健康。透過報紙深入分析說明,她領悟到人與大自然、環境不可分割的道理。 學生對於《人間福報》報導的環境議題高度關切,得知每年流入大海的塑膠垃圾足以覆蓋地球每一寸海岸線,台灣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82個塑膠袋,中途島每年有20萬隻信天翁雛鳥因垃圾而死亡……因此更珍惜環境,學會環保減塑的方法。 「學生因讀報拓展視野,瞭解並非每人都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福報》曾報導一名經濟不充裕的孩童長期接受附近小吃店老闆提供食物充飢,引起他們的反思,不僅激發了愛物惜物之心,也引發了慈悲心與喜捨心,瞭解真誠分享的寶貴。」楊海莉組長說道。她感謝《人間福報》內容多元化,報導社會光明面的新聞以淨化人心,讓學校的閱讀素養導向國際視野,也引導學生將閱讀心得化為具體的實踐。 三民國中《人間福報》讀報教育落實了當前12年國教與108課綱「連結經驗世界,展現學習信心」的教育精神,並鋪設出通往學校願景的康莊大道。 前一篇文章 勇敢做自己 下一篇文章 愛的報報 熱門新聞 01好市多也素了! 美國好市多 向1500萬會員推廣素食2021.01.1902禦寒暖暖包 成環保難題2021.01.1803【星雲大師如是說】臘八粥的由來2021.01.1904喝牛奶=殺牛 酪農不忍宰殺乳牛 轉型生產燕麥奶2021.01.2105快嘗鮮! 6款新餐肉蔬食 純素健康0負擔2021.01.1906星雲禪話:失去半年糧2021.01.2107重要訊息 佛光山新春活動公告 2021.01.2008心情不好嗎? 看看牠保證很療癒2021.01.2009從自我出發2021.01.1710尋兒32年救29家 第30個竟找到兒2021.0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more.. 相關報導 我對偏鄉兒童教育的看法小種子想長大立人學童 閱讀日開放讀報時間追求永恆的美好恆毅有福報同德高中行三好 提升自己 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