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農村到處趕著春耕插秧,久蟄空蕪的農田,重現翠綠生機!
過去人工插秧,秧苗缺空得少,現在機械插秧,速度快,但缺空的秧苗變多了,需要人工逐行巡視補植,稱作「貼秧苗」。
圖/林忠立
文/蔡志鏗
大地回春,農村到處趕著春耕插秧,久蟄空蕪的農田,重現翠綠生機!
過去人工插秧,秧苗缺空得少,現在機械插秧,速度快,但缺空的秧苗變多了,需要人工逐行巡視補植,稱作「貼秧苗」。
貼秧苗需要長時間彎腰工作,長時間下來痠疼超乎想像,腰簡直就快要斷掉似的。這讓人想起台灣諺語「一粒米,二十四滴汗」的形容,也讓人憶起著名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目睹貼秧苗的辛勞,對照〈憫農詩〉的刻畫,一粥一飯得來不易,我們更應好好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