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氣遞進而下降的氣溫,人們補冬吃爐的機會也多了起來。由於入冬後氣候的乾燥,飲食方面造成脾胃滋膩滿脹、上火及便祕的情況亦常遇見。因而在冬季食補時,大腸清熱排毒的講究便非常需要。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
隨著節氣遞進而下降的氣溫,人們補冬吃爐的機會也多了起來。由於入冬後氣候的乾燥,飲食方面造成脾胃滋膩滿脹、上火及便祕的情況亦常遇見。因而在冬季食補時,大腸清熱排毒的講究便非常需要。
有句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天氣愈冷,白蘿蔔愈發清甜細嫩,最適合用來醃漬。白蘿蔔下氣消食,利尿通便,生吃能夠保留最豐富的芥辣素及澱粉。
連續吃一個星期,便近乎是作一次簡單的大腸排毒食療,搭配著梅醋一同醃漬,對改善胃食道肯定也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不妨用心為家人與朋友試一試。
食材:
❶大條白蘿蔔1至2根(購買隔日消水之後為佳)
❷玫瑰鹽1大匙(目視炒菜所用的鹽量亦可)
❸梅子醋200g(糖:醋= 1 : 1)
❹冰糖200g、新鮮洛神花適量
作法:
❶將白蘿蔔刷洗乾淨之後,過冷開水,順著生長方向,先切成段之後,再切成條狀(不橫切)。
❷分層次灑入鹽,再均勻攪拌,重壓20至40分鐘。
❸新鮮洛神花快速淘洗後去籽(籽可留下作為煮烏梅汁的添加食材),洛神花拌入些許鹽及冰糖備用。
❹洛神花調和梅子醋及冰糖後,再加入重壓後的蘿蔔,均勻攪拌後即可裝罐。
❺放入冰箱一晚或6至8小時即可食用。
❻醃蘿蔔所剩的汁液在7至14天後即成「蘿蔔酵素」,每次可取30c.c.加涼水飲用。
食用時序:立冬之後的三個月皆是合適的食用時間。其飲食方式為每餐飯後2片,持續吃7至10天,有益於消化系統,視個人狀況可增加用量。
小叮嚀:視個人口味喜愛,「蘿蔔」食用完後若想再補充,亦可選擇蘋果片,或青木瓜,或者薑片。一次一種口味,不能混搭,可陸續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