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關於人間福報
人間福報粉絲團
海外版
讀報教育
訂戶專區
最新消息: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取消
平日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幸福多一點
貧僧有話要說
往事百語
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
奇人妙事
貧僧有話要說回響
要聞
特輯
焦點
綜合
國際/兩岸
閱讀咖啡館
一周看點
好書花園
福慧共修會
全球視野
逐光獵影
專題
兩岸.亮點人物
覺世/宗教
創藝.綠生活
生命書寫
動物行星
體育
英文.好好玩
專刊
社論
三好校園
國產雜糧專區
消費新訊
首頁
縱橫古今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39】兩明訂交倡聖學(中)
2018/7/12
|
作者:
文/陳復
|
點閱次數:
609
|
環保列印
字級:
陽明開始有門人來向他拜師學習,始於弘治十八年(1505)。當時的學者都只知道耽溺於記誦詞章,完全不知道身心本身尚有學問存在。
文/陳復
陽明開始有門人來向他拜師學習,始於弘治十八年(1505)。當時的學者都只知道耽溺於記誦詞章,完全不知道身心本身尚有學問存在。陽明開始意識到這才是聖學的真意,首先倡導記誦詞章最高級別只能做個專家,學問卻變得支離破碎不識大體,陽明呼籲大家需要立定成聖的志向,在身心上著手實踐,否則根本無從瞭解聖學。
然而,畢竟師弟共同向道這件事情已經荒廢太久了,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帶著看笑話的態度來聽他講這件事情,覺得他是在標新立異博取美名,但同樣漸漸有人開始覺醒奔向王陽明開的這道大門,入門成為弟子。這種只要有新觀點出來,立即有反對者、也就有支持者的現象,不正是社會常態?這使得陽明開始在朝廷辦理政治工作外,有機會授徒講學,讓他能做一件自己覺得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剛開始對外講學,陽明覺得很孤單,大家只是冷眼看著他,陽明並沒有工夫相當、能對話的知交,不過,就在同一年,有位大陽明六歲,卻晚陽明六年登第的新科進士湛若水(1466~1560)出現了。他字元明,號甘泉,屬於嶺南大儒陳獻章(1428~1500)的嫡傳大弟子。
陳獻章是當世的活聖人,曾自築春陽台,每天只是讀書與靜坐,十年不出門,終而領悟大智慧,對於這位標誌著本朝學問由朱轉陸的第一人,陽明深懷景仰,卻從未有機會登門問道。現在,他的高足元明兄不請自來,剛考完殿試,被派往翰林院當庶吉士這種地位崇高的清職,就立即來問候陽明。
翰林院庶吉士是什麼官呢?這是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有點像是我們中央研究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皇帝由新科進士中選擇有潛質的青年擔任,目的是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視學業表現再授與實際官職。
元明與陽明這「兩明」從白天暢談到夜晚,再由夜晚暢談到白天,第一天相見就天雷勾動地火,頭上的燈光高掛且照亮腳下的黑夜,兩人都相見恨晚,覺得從來沒見過這麼優的對象,相互唱和,共同發願要「倡明聖學」,這兩兄弟的誓言,確實後來激盪出雄偉壯觀的錢塘潮,激盪著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元明為何出生早於王陽明,發跡卻晚於陽明呢?主要因為元明這孩子人實在很苦命,自幼家庭屢遭變故,不得不忙於家計,十四歲纔進私塾,十六歲學時文,預備參與科舉,卻因為不喜歡讀死書,開始表現特立獨行的舉措,與一般學生頗不相類。
相關新聞
【時光走廊】 乾隆帝國史畫(6-5) 英國的「中國熱」
【我的青春我的歌】張艾嘉跨越童年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70】醒來高聲獅子吼(下)
【星雲大師法語】日日觀音
【新年瑣談】原住民過年
【行走人間】心中揣有信念
【禪門語彙】月白風清
【新年瑣談】台灣獨特年俗故事
【風尚力】Herb Ritts 赫伯.瑞茨
【豐子愷.護生畫集】春塘
全版電子報紙
搜 尋
關鍵字
標題
日期
內容
作者
廣 告